来源:南和区委改革办作者:时间:2023-05-05
邢台市南和区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近年来,邢台市南和区通过“抓招商、优服务、强保障、重奖扶”四把“金钥匙”,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开启了开发区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经济强区建设步伐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抓牢一条生命线
项目作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赶超跨越、提档升级的最大底气。南和区旗帜鲜明树立“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坚持举全区之力抓招商、上项目。
一方面“引凤回巢”抓招商。建立“8+8+3+5”招商工作机制,围绕“3+1”主导产业,以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及“和”商回归行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外出招商活动42次,成功签约16个,总投资11.93亿元,大项目、好项目让开发区活力更旺、后劲更强。
另一方面“固巢留凤”促入驻。通过腾笼换鸟、低效厂房改造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标准厂房区域道路、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功能配套,为项目“拎包入驻”搭建优质平台。截至目前,总投资1.3亿元、占地54.29亩的6栋4层宠物园区标准化厂房已投入使用,入驻企业11家。
保障三项核心要素
高效盘活土地资源。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全区新增批准建设用地8925亩,优先为开发区预留4440亩;启动13个批次征地组卷,面积约1852亩,最大限度保障开发区用地需求。开发区工业项目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新供标准地4宗、74.67亩,总占地147.47亩的4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地开工。
全力申报债券资金。对开发区债券资金类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谋划入库、优先推荐申报。一季度,南和区提前批次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限额为15.58亿元,位列全市第一。今年以来,开发区已争取基础设施类债券项目5个,总资金7.32亿元,目前正在争取债券项目1个(投资0.5亿元的市政排水设施建设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
持续抓实人才引育。在开发区设立人力资源市场,并在全市率先挂牌运行。截至目前,已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11场,参加企业399家、提供岗位近2万个,总计达成就业意向3400人,并为开发区企业申请贴息贷款500余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0万元,其经验做法被《邢台市开发区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工作简报》刊发,在全市推广。
优化三项服务制度
审批权限下放,服务现场办。南和坚持“按需下放、应放尽放、人随权走”的原则,涉及消防设计图纸审查、消防竣工验收和备案权限已下放到位,57项审批权限正在下放交接,初步实现现场办公、当场出证,极大地方便了办事企业和办事群众。
做金牌店小二,帮扶面对面。各包联区领导和包联部门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全力当好服务项目发展的“金牌店小二”。包企领导和部门要主动了解项目方诉求,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区纪委负责跟踪回访督办。今年以来,已解决企业反映问题40个,正在联合会办的10个。
“四色旗”晾晒,月月打擂台。对各区领导和部门包联项目进行追踪,并按提前完成、按时完成、当月未完成和连续两月以上未完成月形象进度分类,分别用红旗、绿旗、黄旗和黑旗进行标识,每天在行政大楼一楼大厅电子屏上进行晾晒,年终则给予相应的奖惩,倒逼其提升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质效。
落实一项激励措施
区财政设立2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新增小升规入统规上工业企业等6类项目企业进行奖励;组建总规模2-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加码”奖励政策,对开发区企业在“新三板”及“主板”挂牌分别奖励150万元、400万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扩规发展。
目前已筛选开发区工业技改项目21个,拟申报省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正在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家。同时,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六费两税”减免政策、留抵退税“一日结”、出口退税“容缺办”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破解发展瓶颈、逐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