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5-04
本网讯 今年以来,邢台市经济开发区围绕企业、项目“两个核心”,扎实践行“一二三五”发展战略,推动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强化项目招引推动发展提速
开发区树牢“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做好“招、建、服”三篇文章。
健全招商机制。构建“1+5+20”全员招商体系,实施“三个一百”活动,完善产业链招商专班和“3+2”主导产业招商图谱,提升链条招商专业性、精准性。坚持“先建园后招商”,备足厂房、地块等要素,确保“快速接单”,积极推动投资50亿元、占地1000亩的五大产业园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和国有引导基金,推动“以投促引”,助力招商及产业发展。一季度,25个重点项目正式落户开发区,总投资达58.76亿元。
助推项目落地。探索提前介入机制,优化项目落地流程,出台了《精准服务高质量项目落地时间表制度》,制定“项目标准化服务流程示意图”,明确25个环节的完成时限及责任部门,推动工业项目100天入库、232天试生产,压缩39天。实施“签约项目联席推进会”制度,做到“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一季度,该区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超50亿元。
狠抓包联帮扶。推行“一线工作法”,区主要领导一线作战、靠前指挥,每周六上午现场调度项目、下午调度招商引资。实行项目“终身制”分包服务,强化“六位一体”“五个一”推进机制,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全面提升项目服务质量,一季度,市经开区推动5个项目投产达效。
深化服务保障促进动能提升
邢台市经开区坚持“有需必为”的服务保障理念,全力服务项目企业。通过实施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与亚洲最大的和君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引进上海先导科技赋能项目,邀请500强企业的成功企业家来区指导交流,构建“和君产业咨询+先导科技赋能+成功企业家现场交流”全方位产业提升的制度支撑。一季度,该区新能源、中高端装备制造、应急救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16%、17%。
成立创新转型办公室,按照“洽谈一批、法拍一批、自主升级一批”思路,加快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盘活。推进金融要素聚焦,积极开展河北省金融顾问走近开发区试点、“书记行长走企业”等工作,搭建“银-区-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人才大集”活动,构建企业用工与劳动者就业信息桥梁,解决企业引才、用工难题。一季度,该区实现盘活土地737亩;帮助企业贷款5.1亿元;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7场,达成就业意向4500余人。
为进一步推动提档升级,出台《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和《推动提档升级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了5个维度31项具体指标,以开展“十大行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能级跃升。推行“科技特派团、科技副总、质量提升团”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产品质量问题。一季度,该区完成研发费用归集5.8亿元、占市任务的158%,上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发明专利6项。
优化环境支撑推动发展提质
经开区坚持好环境是最强的招商吸引力,着力打造“空气政府”,以“软环境”提升“硬磁场”。
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点菜式“菜单驿站”,拉出246项服务清单,做到企业在线点单、部门上门服务,3月份运行以来,该平台已提供帮办、代办等各类服务120余项,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企业地位。树立“帮企业就是帮自己、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理念,建立企业家早餐会、“开门听建议”分包走访等制度,不断增强企业信心,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今年来,该区一批企业就地扩能升级,晶澳(邢台)太阳能投资20亿元新上光伏组件技改、纳科诺尔投资1.2亿元新上二期技改升级项目,旭阳集团投资10亿元回乡创业。
狠抓考核评价。以企业满意为第一评价,建立《服务项目企业考核办法》,推行“三个三分之一”联系企业机制,确保服务企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修订全员精准考核办法,以岗定责、以岗定薪、按绩定酬、易岗易薪,以实干比高低、凭绩效论奖罚,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