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4-26
改革网河北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发展。河北广平县深化创业就业服务改革,创新拓展“直播带岗”“创业孵化器”“创业贴息贷”等多元化就业服务模式,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增强群众就业创业信心,实现改革赋能、工作创优、群众受惠。
“直播带岗”创新就业服务新模式
“这次‘云招聘’组织得很好,考虑周到,为我们企业带来了便利!”喜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广平县就业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整合县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县委等部门就业资源力量,组织喜宝体育、钢诺新材料、璐安鞋业等县内用人企业,依托抖音、快手和“大邯郸APP”等直播平台,推出“直播带岗”云招聘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0万人次。组织开展“戎归燕赵筑梦启航”线上就业创业招聘会,为退役军人推介12家优质本土企业2000多个工作岗位,并提供“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贷”等多个优惠金融产品,达成80多个就业意向。
“我们依托互联网直播新媒体,实现就业政策云宣传、招聘岗位云发布,把就业服务‘面对面’变为‘屏对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搭建了线上实时交流平台,拉近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距离,推进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和优秀人才信息有效匹配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工需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范海鹏介绍说。
截至目前,广平县就业服务中心制作政策宣传片52条,就业招聘短视频86个,通过“云”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签约就业500余人。
“创业孵化器”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星期五我看过场地,星期一过来签合同,星期二就拿到了钥匙,星期三已经开始在这里办公了。”入驻企业负责人沈志静激动地说。“这里配套周全,办公室里除了我的电脑是自己带来的,其他全部都是基地提供的,非常方便!”
近年来,广平县将创业就业保障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依托县大众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复转退伍军人等各类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提供低成本的孵化服务。
县大众创业孵化基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为创业孵化、项目展示、项目路演中心、综合服务、众创空间五大功能区,采用“政府扶持、社会参与、高校助推、自愿加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运作模式,为创业初始人员提供政策扶持、项目推介、创业培训、项目融资、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针对高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该基地设置了教育科技、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商等不同行业创业培训项目。近两年累计孵化创业项目67个,带动就业215人,项目库储备创业项目128个,开展创业培训、业务培训43期(次),累计培训8600余人次。
“创业贴息贷”助力创业者逐梦圆梦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联系河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给我做担保,及时放款20万元,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使用涉农创贷的养殖户张柏帅说。
“在就业服务中心贴息贷款的支持下,我实现了创业梦想。如今,公司不仅发展潜力很大,还带动产业发展,增加了职工收入。”为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赠送锦旗的服装加工企业负责人李保山说。
针对创业起步难、筹资难等问题,广平县推出13项惠民优企措施,助力创业者逐梦圆梦。整合各类创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解读、创业培训、创业补贴、贴息贷款等各项创业服务。
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进一步精简材料、压缩环节、放宽条件,简化申请、审批、调查、发放程序,积极主动为创业者开辟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将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工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初次创业、取得营业执照、登记就业、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者,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可申请最高额度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30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
去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创业贴息贷款87笔2422万元,不仅有效降低创业门槛,缓解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带动群众就业410人,实现促创业、稳就业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