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省“脱贫攻坚 交通先行”一线典型人物讲故事(四)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0-12-11

 ——驻尚义县哈拉沟村第一书记、厅公路局计划科科长 尚志远

 

哈拉沟村位于张家口市尚义县最西北部坝上,出村几十米就与内蒙古接壤,这村之前叫“巴音蒿艾勒”,意为富庶的村庄。可是我刚到这时一点也看不到富庶的景象。坑坑洼洼的街道,房屋也大多是破旧的土坯房,特别是户籍人口1200人的大村子,仅有不到一半人在村居住,就连镇政府也从该村搬走了。这个村有“三多”,就是老人多、光棍多、贫困户多。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环境封闭一般都是村子的“穷根”。哈拉沟村一直以种养殖业为主,村内种植的蔬菜每亩要比其它地方的菜少卖50元到100元,不是菜不好,是因为以前路不好,这些钱都补贴到菜商的运输费了。

总书记说,“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哈拉沟村交通如此落后,我们摸清情况后,要想富就得先修路。通过省厅的支持和驻村帮扶队多方协调,新修和改建了连村道路25公里,修建主街道和入户路6.2公里,修建产业路1.3公里,百姓出行方便了,菜商收菜再也不会压价了。特别是通过修路把包括哈拉沟村在内的镇里7个建制村全部连接起来,道路通畅了,电商也跟着入驻,哈拉沟村和附近的多个村都实现物流到村配送服务,打通了从乡镇到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大家再也不用到30公里外的县城取件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到村里,搞起了种植、养殖,做起了电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柴鸡、鸡蛋等农产品,村里养殖的华北柴鸡和芦花鸡现在都是网上的热销产品。这种土鸡每只鸡能卖到100多元,土鸡蛋也能达到15元1斤,光这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建档立卡户增加收入近2000元。

路不仅聚来了财气,更聚来人气。俗话说:衡量一个地方是否贫穷,可以去看当地有多少男人娶不到媳妇。贫穷的哈拉沟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棍村,原来村子里水和路都不通,房子还是危房。外地姑娘不愿来,本村姑娘也都嫁出去了,600人的村子竟然有40多名光棍。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路通了,才能民富村美,百姓才能真正幸福。通过三年精准帮扶,村里先修了道路,再通了水电,种植、养殖和光伏等特色扶贫产业陆续落地,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也让村民搬进了宽敞新房,不少光棍娶上了媳妇,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我们还组建了追梦秧歌队,寓意就是朝着脱贫致富梦一起努力,现在秧歌队成员已经达到60多人。2019年元宵节,秧歌队参加了尚义县群众社火表演赛,取得了全县第二名,并受邀参加了“2019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冰雪季-走进尚义”开幕式演出。通过一个扭秧歌儿,让群民们一改冬季“猫冬”、聚集喝酒赌博的陋习,邻里更加和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更足了。

通过这三年驻村工作,让我有了很多感受,但是最大的感受就是路通百业兴,想要扶贫,就得交通先行。

脱贫攻坚、精准帮扶、交通扶贫补齐了哈拉沟村基础设施短板,助力村里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村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高度认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见证了哈拉沟村因路通变美了、变富了。正如总书记说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接续乡村振兴,相信哈拉沟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变得越来越美丽。我在这也诚挚地欢迎各位朋友实地去看看,感受一下真正迈向富庶的新哈拉沟。

                                                                 (中国改革报 兰云)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