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0-12-11
——衡水市阜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收
阜城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面积695平方公里,辖6镇4乡,610个行政村,35.6万人,是个村多人少的典型农业县。也许大家对这个县还不太熟悉。阜城县始置于西汉时期,取“阜成兆民”之义,原指又高又平的土地或山丘,后也有“物阜民丰”之说,盼望着当地居民世世代代都能过着安定富裕的生活。阜城县自明朝起就有一条贯通南京--北京的御道,人民生活还算富足。后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阜城县慢慢落在了后头,到目前,我们是全省为数不多没有高速公路上下口的县,有305个村定为贫困村,占到总村数的一半。2012年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十三五”期间,我们新修公路740公里,是“十二五”期间的两倍,真正验证了“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
正是因为穷,我们县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把承担农村公路建设的交通人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路先锋”。
打造产业路,坚持脱贫攻坚与特色农业相结合。“十三五”以来,新修建产业路260公里,投资1.7亿元,辐射带动周边180个村庄,惠及群众近8万人,联通耕地面积30余万亩。以崔庙镇张桥村冬桃种植园区为例,该园区占地1000余亩,进行冬桃种植与肉牛养殖,形成产业循环。当地农民可以进行土地流转,每亩1000元,入股经营。同时,又可以进入公司打工,冬桃区每人每月可收入2000余元,养殖区每人每月可收入4000元。有能力的贫困户土地入股得股金,园区打工挣薪金。因为砖码路的修建,还传出了一首民谣:“砖码路真好走,拉牛运桃车不抖,产业铺就幸福路,脱贫致富有奔头”。像这样的产业,我们阜城县还有很多,如漫河西瓜园区、崔庙万亩高梁园区、霞口万亩鸭梨园区等,切实为贫困户提供了致富渠道,增加了收入。产业路的修建,改变了运输难、卖出难的问题。路通畅了,许多外地客商也与本地瓜农、菜农主动联系,带车收购,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旅游路,坚持脱贫攻坚与人文地理相结合。为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文化品味,实现精神脱贫,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每个乡镇的不同特色,相继建成了红色旅游、鸭梨之乡、西瓜之乡、高梁之乡等特色乡镇,开发了阜城湖公园、本斋纪念园等开放式观光景区。公园的环卫工人都是周边村的一些贫困户,他们经常说:“清扫垃圾环境美,每天还能一日游,月底还挣1000多。”近两年来,阜城县新建旅游路120公里,总投资7800万元,结合文化旅游路建设,联通了各个乡镇的文化站点,改造提升了万亩森林公园的景区道路,修建了运河快速路。道路好走了,老百姓在农闲季节可以带着老人孩子进城适当休闲一下,早晨来公园跑跑步,晚上跳跳舞成为常态。城里的上班族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去各个乡村感受一下现代农村的生活气息,对当地的文化宣传、人文旅游发展和当地群众的精神脱贫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打造便民路,坚持脱贫攻坚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相结合。“十三五”以来,我们投资2.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60公里。2019年,进行了公交一体化改革,构建了完善的县、乡、村客运网络,做到公路修到哪里,班车就开通到哪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出门油面路、招手能上车”已不是梦想。新能源公交车夏天空调、冬天暖风全程开放。由于燃油成本降低,加上政府的减免补贴政策,每个人都切身体会到了方便和实惠。村里的贫困户可以通过乘坐公交,早上去赶集,中午逛县城,下午赶回家,把一些绿色无公害蔬菜、笨鸡蛋等土特产拿到市场上去卖,每天也能赚到50-60元。
我今天还带来一个好消息:邯港高速、京德高速正在积极推进,石衡沧港铁路也正在修建,“十四五”期间,我们县将有四个高速出口、一个高铁站,真诚欢迎各位朋友到阜城做客。
(中国改革报 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