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让志愿扶贫开出幸福花

—— 记河北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会长杨艳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时间:2019-08-21

杨艳在服装车间指导工人裁剪

手工花扶贫工作车间

在涞源县妇联支持下组织召开手工花制作技术培训会

在涞源县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

在隆化县家庭手工扶贫工作动员会上作讲解

□本报记者 王志

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战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帮助贫困户扶危济困的重要力量,更是带动贫困户自立向上、就业致富的标杆和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让贫困户早日摘帽,开出幸福花,走上幸福路。这就是河北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会长杨艳的心愿。承德爱心联盟成立至今已经11年,现有注册志愿者9834名,累计服务时长160多万小时,已资助的贫困学生、帮助过的贫困家庭、关注过的鳏寡老人,数以万计。

爱心志愿者联盟日益壮大

据杨艳介绍,承德爱心联盟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2014年正式在承德市民政局注册。主要服务项目有助学、助老、公益宣传、环境保护等,累计帮助学生1100多名、老人1100多户。2017年被评为“全国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上千名志愿者为五星级志愿者,上百名骨干成员被评为中国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河北省优秀志愿者、承德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爱心联盟的”日行一善“公益项目,在全国上百家公益组织复制,通过爱心联盟,孵化了承德各个县区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协会。在社会上竖起了一个正能量的标杆。随着我国《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的出台,作为基层志愿服务组织,爱心联盟也从单纯的送米、送面、送资金,简单解决其生活困难,发展为持久性、长效性地扶贫救弱。

2015年年底,爱心联盟提出了“产业支撑型”公益组织的创新发展理念,先后建立了“隆化县博爱养老中心”“承德爱帮商贸有限公司”“承德博闻公益书院”等机构,积极开展跨界公益活动。

参与扶贫强在精准贵在扎根

为了帮助贫困户思想意识转变,爱心联盟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结成对子,通过开展贫困户走访、面对面交流,帮助贫困群众拔除思想“穷根”,让贫困群众树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积极自发地为脱贫致富行动起来,并为每个贫困户制定需求评估和工作计划,形成底数清、情况明的服务需求详单,确保扶贫到户到人。

为了让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2018年5月和9月,在隆化县扶贫协作办公室的帮助下,杨艳先后与京津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式来料加工。很快,杨艳就组织起很多人到“扶贫工厂”学手工和缝纫。“邀请天津、北京的技术员上门培训,这些农民现在都成了手艺人,每月工资能有1000元~2000元,出自农民之手的服装、手工花,不仅走进了京津商超,还卖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心若阳光,必遇良人。在做志愿者工作期间,杨艳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扶持,也得到了很多领导的鞭策和鼓励,这些都成为杨艳踏实工作的动力源泉。同样是做志愿服务工作的北京德威信公司董事长侯伯武给予了杨艳很大的帮助,不仅仅将订单给了承德志愿者联盟,还派专人常驻承德进行培训指导。西阿超乡党委书记周美舰,副书记高建民,只要有时间就去车间转一转,了解大家的思想状态,鼓励企业只要是能够帮助老百姓脱贫的事情都是大事情,放下包袱,加油干就好。

在农村贫困户中还有很多家庭妇女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打工。随着机械耕种的普及,农忙时间大大缩短,这些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家庭妇女被称为“半劳动力”,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因此,杨艳决定继续推广手工技术,带动大家脱贫增收。“通过扶贫项目,我发现还增进了婆媳之间的感情,解决了曾经让承德市市委书记周仲明都棘手的家庭和睦难题。”杨艳笑眯眯地说道。

隆化县八达营乡有位双胞胎妈妈,两个双胞胎一直都是爱心联盟志愿者资助的学生,现在杨艳把扶贫工厂建到了八达营,把工厂里能带到家里的手工活直接拿到了双胞胎妈妈的家里,带着技术直接从她的家里手把手教,学会以后,每天在家里做,每月收入能有1000多元。双胞胎妈妈说,自己即使不赚钱,也会参与的,因为爱心联盟对她们帮助很大,有这样的机会,必须要好好干。

“扶贫工作要做好,不是说用钱投资就能解决的问题,更需要扎根下来,天天的跟贫困地区老百姓在一起,解决他们一些实际的问题。还要想方设法提升他们个人的思想,这个真的太重要了。”面对记者,已经做了十几年志愿者服务的杨艳侃侃而谈。

据她介绍,他们深入扶贫的贫困县、贫困村组发现,村里稍微有点儿能力的人全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全都是一些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的家庭主妇。他们第一没技能,第二没文化,第三没有见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比教他们学知识学技术更难。这样一个过程称得上是举步维艰。杨艳举例说:“比如一个家庭妇女,我们希望她除了干农活还能学一些技术,从农民向工人转变,但是这样一个过程很难被她们接受,因为她们没有这种转变的意识,在她们的眼中,种地的活没有约束性,但去到工厂就不一样了,她们适应不了工厂的一些规章制度。”

说到这里,杨艳忧心忡忡,她表示,留守的村民们基本上没有工作中的集体荣誉感,他们想不到和企业一起共进退,他们更关注自己是否能有活干、有钱赚。甚至在自己有琐事处理的时候企业能否给足够的时间。面对这样的问题,杨艳和协会其他负责人一直在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她希望既能让工人认识到企业培训他们的不易,也能让他们开开心心工作。改变工人精神面貌、培养工人集体荣誉感、提高企业利润,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杨艳如是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户的帮扶不能仅仅是物资上的解危济困,更需要的是帮助他们自己站起来。为此,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在扶贫中要形成系统化,精准化。”谈起志愿服务助力扶贫,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会长杨艳颇有想法。2015年年底,“隆化县博爱养老中心”“承德爱帮商贸有限公司”“承德博闻公益书院”等机构,积极开展跨界公益活动,从单纯的送米、送面、送资金,只能简单解决其生活困难,发展为持久性、长效性地扶贫救弱。

树脱贫之志学脱贫之技

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采取了科学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模式进行具体操作。根据人口素质不同、文化和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受助对象各自能力差异、层次不同的特点,志愿者们为他们对接了更加具体的工作。比如:带动在家种地的贫困户跟着爱心联盟做蛋白桑生态种植项目;对于愿意做养殖的贫困户,让他们将蛋白桑饲料提供给农户,让贫困户跟着爱心联盟一起做生态养殖;对于只能就近工作的贫困户和不能外出打工的人,爱心联盟在隆化县人社局和隆化县盛隆职业技术学校帮助下,为这些人进行了手工项目专业培训,培训后直接在服装厂上岗就业,为了满足她们的生活需要,服装厂上下班时间、节假日等,都随着需要设定。刚开始工作时,员工会有1000元~1500元保底工资,技术熟练以后,就采取计件工资方式,计件工资高于保底一倍到两倍,服装厂现有工人100多,其中贫困户、贫困户直系亲属、残疾人、低保户占用人数的45%。

截至2018年年底,隆化县贫困人口有4.2万余人,为实施精准扶贫脱贫,爱心联盟汇聚爱心善举,助力脱贫攻坚,针对本县实际,确立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志愿服务扶贫模式,加强对贫困村妇女的教育发动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心灵关爱、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与贫困家庭妇女交流交心,帮助贫困群众拔除思想“穷根”,引导贫困家庭妇女树立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根据各自能力、特长,帮助贫困妇女学技能、找项目,鼓励妇女开展居家灵活创业就业,重点发展手工工艺、缝纫技术等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2017年3月,爱心联盟组建了“巾帼脱贫志愿服务队”,围绕“手工制作项目”,开办了家庭手工花技能培训班,5月在承德市妇联、隆化县妇联的支持下,围绕“手工花制作项目”做起了专门的带料加工手工项目,通过一年半的坚持,已经长期带动1100多位在家不能外出打工的姐妹们在家就业,其中,贫困户、贫困户直系亲属、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占325人;每人每月平均收入在300元~1200元。通过分期分地培训带料加工项目,吸纳带动了130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在家就业。

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产业扶贫、创业扶贫,联盟每月有50万元~80万元的工资,会直接发放到参与创业的贫困户、残疾人、低保户。通过产业扶贫,志愿者不仅不用从自己的兜里拿钱来帮助别人,还可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的收入。这个变化,让爱心联盟更坚定了用产业带动扶贫的信心。

产业扶贫带来显著成效

谈起目前做的精准扶贫项目,杨艳满是自豪,她说这项工作通过一传十、十传百,影响着数百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公益组织或者是爱心企业参与进来,形成全民扶贫。人人有帮扶意识要比单纯地交由驻村扶贫工作组、村干部更有意义。国家在发展,志愿服务也在发展,我们每个人也要随着这个发展进行各种尝试和变化。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也是让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杨艳现在确实很忙,也很累,可是她很快乐,因为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早晨4点起床,每天在六七个工厂之间来往穿梭。跟车间的员工们处的感情也特别好,每天特别充实。“其实之前是在做送米送面送钱的工作,但是随着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目前已经不需要我们志愿者再用这种方式做扶贫了,我觉得政府的政策在转变,我们志愿服务也在改变,也在随着政策红利在升级,通过我们自己的这种方式来创新,当然这种创新还要通过实践的考验和认证。”

通过近两年的志愿服务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工作,爱心联盟探索出一条属于志愿服务组织特有的扶贫之路,这样的做法也引起全国很多公益组织的关注和效仿,特别是家庭手工制作项目,无技术含量,可复制性强,无地域划分差异,杨艳介绍,截至今年5月,滦平县、丰宁县、双滦区、赤峰市、张家口市等地也启动了同样的项目。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余的脱贫任务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愈到最后阶段,内生动力不足难题暴露的愈加明显,作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激发内生动力活力,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前提。

然而,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既涉及不同群体,又要注重物质、精神等各层面的脱贫,随着政策、资金的不断倾斜注入,虽然贫困群众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有部分贫困群众相对落后。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志愿服务力量的介入,为脱贫攻坚战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从输血到造血,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单纯的救济帮扶,到“扶贫、扶志、扶技”相结合,通过不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志愿服务在攻坚扶贫道路上扮演着重要力量。

相信在党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爱心联盟的志愿服务工作一定会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本版配图由河北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提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