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临城:乡镇综合执法权改革探新径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时间:2019-06-26

本报记者李季平

河北省临城县近年来在综合执法改革中,将执法重心下沉,强化乡镇功能,有效解决了在执法方面长期存在的乡镇政府事多权微,对违法行为“看得到、管不着”的顽疾,探索出一条乡镇综合执法一岗多能、一人多责、实现执法领域全覆盖的县域综合执法改革新路径。

重心下沉成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辖8个乡镇220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797平方公里,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岐山湖、子龙湖等水源保护地,广阔地域面积和诸多环境敏感区域,使旅游秩序管理、打非治违、环境整治等方面任务繁重,单靠乡镇和县执法部门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执法实践中,为了解决基层政府对于违法行为“看得到、管不着”,县级部门“管得着、看不到”,职能部门多“都能管、都不管”的各种矛盾,2016年7月,临城县依托县城管局成立了乡镇综合执法局,同时在各乡镇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人员从国土、环保、交运、城管、安监、水务、林业、农业、市场监管等9部门抽调组成,主要处理本辖区内的违法行为;2018年,临城继续深化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在全县八个乡镇和经济开发区分别建立综合执法大队,全部由城管局人员组成,每个大队5名执法人员,与乡镇执法办公室联合办公,日常管理工作委托所在乡镇政府负责。在执法保障方面,统一配备了所需的设备、车辆、执法服装等。据介绍,乡镇综合执法局主要开展巡查、受理、执法(城管方面)、催办、督导及通报工作,并组织综合执法;执法大队按照下放职能,开展执法巡查活动,发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去制止。对于涉及多个领域或根据需要应采取联合查处的违法行为,由综合执法局牵头开展联合执法,以属地乡镇为主,县直相关部门出具法律文书,同时,每个案卷要记载在册,作为年终考核评价依据。

乡镇综合执法大队的成立,在解决基层行政执法长期存在的权责分离、多头执法、执法效率低、执法力量薄弱等多方面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了解到,自乡镇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累计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500多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28起,移交职能部门依法处理13起,配合属地政府开展散乱污治理集中行动119起。新的综合执法机制,通过“早发现、早治理”司法干预,使被查处的责任人减少直接损失300多万元,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政府公信力也显著提升。

领域全覆盖实施无缝隙执法

临城县通过乡镇综合执法局和执法大队的综合改革,做到了在全县境域内城乡之间无缝隙执法,行动快、目标准,执法效果得以快速提升。按过去的做法,乡镇发现违法问题后,分别向各相关单位报告,各单位再临时组织人员到现场执法;乡镇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后,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制止违法行为,缩短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该县西竖镇在取缔非法网箱养鱼时,未成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以前,镇政府发现问题后,要分别向政府、环保、水务、公安等部门逐一报告,各单位再临时抽调人员统一行动;现在,则由乡镇综合执法大队果断行动,及时制止违法行为。

通过建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乡镇政府由原来单一执行“七站八所”专项法律法规,扩展到现在的国土、环保、交运、城管、安监等9个部门委托的26项行政执法权。工作中,开展日常巡查、检查,一岗多能,一人多责,不分执法领域,实现全覆盖,无缝隙执法。与此同时,临城县还重视和加强改革后的乡镇综合执法人员培训和指导,通过考试取得执法证,做到执法资格更有保证,适用法律更准确,执法程序更规范。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