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遵化:资源型城市奋力探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时间:2019-06-20

——河北省遵化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纪实——河北省遵化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左二)检查砂坑填埋情况 孙博摄

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右二)、市长董学忠(左二)实地踏勘沙河水平口步道 孙博摄

红嘴鸥在遵化市龙门湖觅食 刘满仓摄

遵化市龙门湖迎来一群红嘴鸥刘满仓摄


近日,河北唐山遵化市龙门湖迎来了数百只红嘴鸥觅食栖息,它们的到来,是对这里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证实。据了解,近两年到此逗留的白鹭、大鸨鸟、大雁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鸟类由“稀客”变成了“常客”,甚至安家落户。记者也切身感受到,如今的遵化处处呈现“绿色范儿”,生态环境发生了全局性变化。3月26日,河北省大气办发布的今年2月份全省空气质量考核排名中,遵化市列位第二名,获奖励46万元。

更为实际的一个变化是,自2016年开始,遵化多项经济指标由持续下滑转为掉头向上。2017年,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8.4亿元,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327.9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6亿元,增长23.1%。2018年,该市财政收入完成33.06亿元,同比增长3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0.1%,总量创遵化历史最高水平,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唐山14个县区第二名。在企业、在机关、在乡村,一说到遵化这几年发生的变化,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向记者提起这座城市的现任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班子。

迎难而上开弓没有回头箭

遵化市地处燕山余脉,是唐山北部生态屏障的主体,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坐落于此。改革开放以来,遵化市经济快速发展,本世纪初,曾连续6年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遵化市的名字从全国百强县榜单中悄然消失,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呈两位数断崖式下滑。自2015年11月28日始,以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为班长的新一届班子陆续到任。而就在同一时期,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接下来,是继续攥着矿产资源不放手,还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路又该往哪儿走?这些问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担当。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遵化有太多的欠账需要弥补、太多的生态问题需要解决。看着摆在面前的一本本经济欠账和民生欠账,新班子有了明确的思路,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随即,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带着信心、带着问题,深入机关单位、厂企车间去论证座谈,找问题、听意见、问对策。同时,在全市集中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向全市父老乡亲征求意见,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收到1.2万条意见建议,遵化的发展路子更清晰了。在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上,遵化确定了“实干兴遵、富民强市”的工作主基调,明确了“建设环京津新型工业基地、旅游商贸名城、魅力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重返百强、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

遵化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铁矿储量5.1亿吨,由此带来了铁矿和采砂业的兴起,铁选矿企业最多时达到1900余家。“黑色经济”给这座城市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自然植被也遭到了掠夺性破坏,部分山体变成了光头山,形成采空区4000万立方米,地表植被待恢复面积3万多亩,尾矿砂3000万立方米,砂坑数量200余处,有的单坑面积就达近百亩、深几十米。

“实干兴遵”不仅是一种宣示,更是被市党政领导班子落实到了行动上。2016年新年刚过,他们就迎难而上,向20多年来遗留下来的最大生态环保乱象宣战。

非法采砂在遵化根深蒂固,尽管曾数十次打击,却未能根除这一顽疾。面对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遵化干部没有退缩,而是大刀阔斧地进行集中整治、精心部署,四大班子齐上阵,各大部门共参战。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班子领导更是以身作则,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专项整治指挥部24小时工作。他们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多家企业的大力支持,纷纷出资出力,助推回填。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206个砂坑回填完毕,404家混料加工企业整治到位,恢复耕地6000余亩,20多年久治未绝的生态顽疾得以根治。

接下来开展的铁选矿企业专项整治同样大见成效,653家非法铁矿全部拆除,修复矿山用地300多处,通过清理、整形、覆土、打埯、植树“五步工作法”,新增绿化面积5.2万多亩,栽植板栗等树木600余万株。

在专项整治中,一个典型案例彰显了治污难度和遵化市整治生态环境的坚定态度:2010年初~2014年4月,孙某某等人以兴建钓鱼台生态农业庄园为名,非法毁坏东陵乡复兴村集体土地87.98亩,致使基本农田变成了深达数十米的大坑,耕地种植条件丧失。孙某某等被依法惩处,后其家属筹集200余万元回填了大坑,并种植8000多株树木。

2017年~2018年两年间,遵化市共造林绿化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7%。据悉,今年遵化还将造林10.2万亩,力争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遵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面对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遵化市委、市政府没有“新官不理旧账”,更没有畏惧退缩,他们用实际行动扛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记者在遵化观看了一部采砂整治时拍摄的纪录片,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细节、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不禁使人热泪盈眶。

动真碰硬大刀阔斧拆违建

今年3月6日上午,遵化市委、市政府在堡子店镇小杨庄村举行集中拆违行动,在高压水炮“湿法作业”配合下,在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各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2000余人的见证下,98处违法建筑被集中拆除。市长董学忠在全市生态环境深度整治集中拆违现场会上话语铿锵:“推进生态环境深度整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必须以改善人居环境、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强力推进。”像这样的集中拆违拆迁现场会,遵化已经举办了6次。

遵化在先后开展打击非法采砂、水库网箱清理、铁选矿治理、绿化攻坚等一系列环境保护与修复战役后,去年以来,把集中整治“一区三边”(城市建成区、景区周边、河库周边、乡镇镇区周边)违法建筑作为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出发点,再次迎难而上。

与铁腕治污相比,无死角的拆除违建难度更大,因为还要保证和谐拆迁。为此,遵化市专门成立了拆违攻坚行动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指挥,并从20多个市直单位抽调600余人进驻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并肩作战。

拆除违建事关全市发展大局,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但由于损害部分违建群众的利益,拆除工作一直是个“老大难”。针对这一实质问题,遵化市要求拆违所涉及的拆迁评估、补偿等相关政策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一把尺子量到底;并将违法建设认定标准、查处程序等相关政策,通过各种媒介向全社会公开,杜绝暗箱操作,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措施一步到位,整治一役达标,确保一战决胜”的要求,各部门携手各乡镇、街道,经过逐户、逐企业进行甄别,共排查出征拆房屋、违法建筑以及存在污染的工商户、养殖场等共计1380处。

遵化市借助强大声势乘势而上,一些10多年未解决的“遗留户、钉子户”成功破题,仅用15天就彻底解决了长达12年的街道改造历史遗留问题;仅用10天就完成了搁置8年之久的唐百大楼商业综合体项目周边11户征收签约工作;仅用11天,搁置10多年的40户征拆户已完成签约38户,工作进度超过95%。其中典型事例有多起,如在城区改造中,某拆迁户提出5000万元补偿要求,开发商给出3000万元,未达成协议,此次拆迁中,根据评估,政府以900万元达成友好拆迁协议,10多年未完成的工程顺利实施,10余年的遗留问题就此解决。

拆违过程中,遵化市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基层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群众,群众跟着干,同心同德搞攻坚。采访中,当地群众讲,一线工作队员不分工作日、节假日,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无论是风霜还是雨雪,总能看到他们奔走的身影。天一蒙蒙亮,他们就冒着严寒就位,入户走访、陪老人看病买药、给拆迁户找出租房源……让老百姓签约无后顾之忧,使涉拆户从初期的不认同不理解转变为积极支持拆迁。

截至目前,遵化市共拆除违法建筑1333处、56万平方米,腾清土地1300多亩;“散乱污”企业全部拆除,停建8年的文北街、停建6年的府前西街等8条城建道路顺利开工,搁置8年的总投资9.8亿元的唐百大楼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始内处装修,投资4.5亿元的第四中学顺利开工,全市共打通城乡道路30多条,顺利完成了4个城中村900余户棚改征收工作。

据了解,“拆改”后,遵化市规划部门将对腾退出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绿则绿,使之成为推动遵化高质量发展的宽阔舞台和广袤空间。

绿色蜕变重塑发展新格局

回望3年前的遵化,城乡环境问题很多,垃圾乱堆乱放;5A级景区清东陵被戏称为“矿区中的景区”,面临被摘帽的危险;经济指标在唐山垫底,空气质量排名长期倒数,网箱养鱼致库区水环境严重污染。

放眼今日的遵化,日益展现出迷人的生态魅力。非法采砂销声匿迹,非法铁选矿企业彻底清除,12万亩绿化抚平了大地的伤疤,城乡环境大幅改善,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优雅大气的繁华城区,处处呈现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美好意境,千年古城充满生机;22处景区景点焕然一新;“清水润城”变为现实,千只红嘴鸥栖息于此;何家峪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经济为生态让路的背景下,遵化市一边狠抓生态治理,一边加速谋划发展出路,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招商引资上项目的金字招牌。书记、市长亲自出征,对接京津,引来了金融街、中粮、保利、中信、远大、恒大等一大批企业,文旅、先进装备制造、电商、住宅产业化等项目相继落地。“在区域发展格局的变革下,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住生态优先这一关。”李贵富始终这样认为。

3年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引来了优质企业,遵化的经济增速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公共财政收入由3年前的连续3年两位数下滑转变为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2018年增速达到20.1%,经济发展实现大变样。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为遵化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3年累计引进新项目127个,开工建设项目达到388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9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累计完成投资627亿元。这些项目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态优先。

遵化在铁腕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传统钢铁产业升级提质,向精深化延伸。总投资20.5亿元的港陆200万吨冷轧即将投产运营,积极协调建龙钢厂退城搬迁,谋划实施精特钢项目,实现钢铁产业量减值增;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以精密铸造、环保设施、特种设备等为主攻方向,引进实施汽车配件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线整体搬迁及扩建、华安天泰环保设备生产基地、宝钢制罐二期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项目;此外,以“接联换转”的方式,用新技术激活老企业、新项目置换老企业,使65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焕发生机。

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支柱。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恋乡小镇、金融街古温小镇、健康小镇、恒大体育小镇、黄金板栗小镇等特色小镇正在加快崛起,以精品民俗为代表的乡村游蓬勃发展,成功打造了清东陵徒步大会、卧龙山登高祈福庙会、古银杏旅游文化节、“果王”大赛等特色文旅名片。3年来,遵化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90亿元。

现代农业向品牌化进军。栗源、蓝猫、美客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响了特色品牌,新三板挂牌的美客多正积极与圣农集团合作,将由新三板转入主板上市。

“双创”经济板块发展迅猛。依托电商产业,通过线上交易,带动线下实体发展,实施了颐高电商产业园项目,吸引了九次方大数据、中国网库等39家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入园,累计申报“双创”示范项目17个,全市电商企业发展到130家,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经济开发区内,新动力不断注入。从2015年全省垫底、险被摘牌,到2018年各项指标均攀升至省级开发区前40位,开发区整体实力和承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被评为第八批“河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018年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创新力百强”。

归根到底,唯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

不负众望担当中体现作风

在3年前的第一次全市干部大会上,李贵富就表明了态度:“我和交流到遵化的干部是‘飞鸽牌’,从今天开始,我们‘飞鸽’变‘永久’。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会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决不后退半步。”

打铁还需自身硬,表率胜于表态。这位“班长”向全市干部发出了“跟我干”的号召。遵化市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谋划了11条工作战线,每条战线都由市级领导牵头,与市委、市政府签订责任状。每一名市级干部都把总书记提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挂在办公室醒目位置,作为座右铭。在项目建设中,书记、市长成了不挂名的招商局长,带头跑京津、下江南,有时甚至两天往返3个省市;在打击非法采砂中,市四大班子成员带头分包最大的砂坑,不分昼夜盯在一线;在绿化攻坚中,人人有片区,人人有任务,从栽种到维护,从头盯到尾;在拆违拆迁攻坚中,干部带头入户做工作,啃最难啃的“骨头”,分包最硬的“钉子”……市级领导事不避难、带头攻坚,不仅让干部有了标杆,更让干部焕发了斗志、点燃了激情。

担当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勇气,更是一种作风。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心底话:“我们盼着这任书记、市长能在这里多待几年。”一个地方的生态建设和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则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力。这一切,都在遵化得到了印证。(记者 李季平 兰云)(本文配图由遵化市委宣传部提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