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塑料公约”谈判进行时 | 塑料污染治理多方实践看中国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4-24

塑料,已从一项“伟大”的材料学发明,变身为需要全人类共同解决的污染问题源头,塑料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产和消费呈指数级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显示,根据基线情景,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和更高的收入情况将导致2040年的塑料年使用量和废物产生量比2020年增加70%。

除了塑料带来的污染问题本身,塑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也值得关注。最新研究显示,已在塑料中发现的化学品已经超过16000种,约四分之一化学品由于被确定存在涉及欧盟标准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危害,被识别为潜在关注物质。

塑料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2019年塑料的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温室气体大约为18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3.4%。如一切照旧,预测到2060年,塑料生命周期的排放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43亿吨温室气体排放量。

加拿大当地时间2024年4月23日,依据联合国环境大会决议授权,旨在制定一项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四届会议(INC-4)在首都渥太华召开。会议前一天,也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一场由中国民间环保机构搭建、各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的分享交流会在渥太华当地顺利举办。

该会议由环保机构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北京⼤学能源研究院⽓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和摆脱塑缚共同主办,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北京企业家基金会支持。与会各方从不同角度分享交流了治理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探索,呈现中国塑料污染治理中的多⽅参与和实践,为“全球战塑”助力。

活动最后,14家民间环保组织和智库共同发布了联合倡议,这也标志着多方共同参与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开启了新的篇章。

循环经济图景之下,塑料污染治理更需多方携手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分析师张洵洋作为会议主办方代表开场致辞。张洵洋指出,本次会议旨在为国内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分享交流平台,以期共同探讨塑料污染治理的新途径。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分析师张洵洋

张洵洋强调,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持续推进国内塑料废弃物治理工作,同时积极在国际舞台上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对策的形成。中国本土民间组织积极在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进行一线的环保实践、研究、政策倡导与科普教育,期待与各利益相关方深入交流,并分享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路径,需要基于研究的支撑和科学决策。“有效塑料条约科学家联盟”成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 Neil Tangri博士对循环经济做了这样的解读:循环经济中,不仅在减量优先的基础上,材料在变成垃圾之前要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在价值链中,垃圾也要变成其他过程的投入。而且,针对塑料来说,还应该确保“安全循环”的三个原则,即安全(Safe)、简用(Simple)和从缓(Slow)。分别对应消除塑料的有毒聚合物、添加剂、助剂;大幅减少添加剂;推广多材料包装;提高产品透明度和标签;设计长寿命产品;将生产重点放在基本的、非危险的、不可替代的用途等。

“有效塑料条约科学家联盟”成员,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的研究员 Neil Tangri博士

Neil博士也从科学研究角度给“全球塑料公约”第四次谈判提出了建议:保留对塑料全生命周期范围的授权;设立目标,包括消除含聚合物在内的有毒化学品、构建“有效使用”和塑料简用的框架、设立重复使用的目标;与巴黎协定保持协同;转向循环材料等。

重复使用案例百花齐放,一次性消费模式亟待改变

提到中国塑料污染和循环政策情况,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基于中华环保联合会与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GRPG)共同发布的《中国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利用政策与实践报告》,介绍了中国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政策演变的总体情况。他通过对照塑料污染治理国际法律进程的方式,梳理中国塑料管理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分别从顶层设计、部门职能分布、全生命周期三个视角,为现场来宾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塑料政策体系。

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在线分享

在国内塑料政策的发展前景上,倪垚结合近期国际相关政策动态,提出了包括激励重复利用方面的商业模式、强化绿色设计环节的技术规范、提高塑料全产业链上的政策协同等对于国际国内塑料政策的展望,为各塑料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假设40%的减少来自于重复使用系统,结合综合解决方案,到2040年预计包装行业的新塑料产量将从7900万吨减少到900万吨。到2040年,包装行业的碳排放量预计将从3.75亿吨减少到1.56亿吨,将减少58%。

在对重复使用模式的探索上,本土环保机构纷纷携手企业,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减塑倡议活动。

2023年,绿色潇湘联合长沙本土咖啡品牌“猿素咖啡”推出“可重用咖啡杯”试点项目。该案例在环境效益方面证明了可重用杯在减少一次性饮料包装上的可行性,并为企业节约了额外的运营成本,增强了消费者与商家间的黏性;2022年和2023年,南京绿石通过社交媒体,倡导消费者向商家两次发起“自带杯打奶茶活动”,分别累计获得网络社交媒体浏览量395万次和214.6万次。超过26家店铺和品牌响应了该行动,支持顾客使用自带杯购买新茶饮。

中国本土企业、民间机构的实践探索,与INC-4会议中一个被广泛呼吁的事实不谋而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重复使用系统的建立,并认识到其建立的紧迫性。

14家环保机构联合倡议,助力塑料污染治理明确方向

交流会最后,来自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的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代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布了联合倡议。他总结道,“对于治理塑料污染问题,中国民间组织有必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并宣读了由14家民间机构共同发起的“助力塑料污染治理国际文书谈判的联合倡议书内容”。

倡议书从政策制定、相关领域研究、限制有问题的塑料、支持新型经济模式、利益相关方合作、公众宣传、加强国际合作等角度表达了中国民间环保机构的建议。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的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宣读倡议书

INC-4正式会议即将召开,“全球战塑”中,中国的参与至关重要。国际社会正在积极探索与思考循环经济的前行方向,而来自中国民间社会组织与智库机构的努力,也以新颖的视角,提供可贵的参考。中国的塑料污染治理思路,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特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政府、企业的努力,结合全球塑料文书谈判的助推,以及民间环保组织和智库的实践,是我们在地球边界中,尽快找到解决塑料污染,发展科学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依据第五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和计划,4月23-29日召开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第四次政府间谈判已迈入关键阶段,各国代表将就文书的目标、范围、管控措施、执行手段、资金机制等实质性条款展开磋商谈判,争取能在2024年底前完成谈判工作,以尽快采取统一行动以解决塑料污染,达成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雄心壮志。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行动,各方在议题行动中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都为谈判中的各国代表提供有益视角、科学支撑和决策参考,从而促进在地方、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采取有效和渐进的治理行动。

活动现场合影

附件:

助力塑料污染治理国际文书谈判倡议书(全文)

塑料污染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我们认识到塑料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严重污染着环境,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大量碳排放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的塑料污染治理措施覆盖了政策、企业和公众宣传教育等多个层面。近几年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21年全面禁止废弃物入境,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2022年将微塑料界定为新污染物;2023年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等。推动中国的塑料污染治理行动。

2022年3月2日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了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第5/14号决议。截止目前,联合国已召开了三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就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关键问题和条约制定进行磋商。为进一步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塑料污染治理,基于相关区域和国际公约和文书,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和智库在第四次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会议(INC-4)召开之际发出倡议:

1.建议政府制定应对塑料污染治理的整体战略和行动方案,覆盖整个生命周期。遵循废弃物管理优先次序原则,构建跨部门合作机制,运用多层次的治理方法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2.建议加强塑料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完善塑料全生命周期相关数据,为科学判定有问题、不必要、可避免的塑料产品,和制定塑料污染治理关键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撑。

3.建议制定需要限制和淘汰的塑料产品清单,通过改变使用模式逐渐减少和禁止这些产品的流通。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发挥先锋示范作用,率先全面禁止有问题、不必要、可避免的塑料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有效推广无废城市实践。

4.建议支持塑料重复使用的模式,推广循环利用技术和低碳环保的商业模式。发挥市场机制,借助绿色金融手段,促进塑料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倡导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5.鼓励民间组织、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合作,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

6.建议扩大公众宣传,引导消费者减少和拒绝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关注塑料污染,形成重视垃圾分类、支持重复使用的模式和产品、践行绿色消费的理念,引导公众形成节约和物尽其用的观念和生活习惯。

7.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发挥中国在国际条约谈判中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国际文书在第五次政府间谈判会议上达成。科学制定中国国家行动计划,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贡献力量。

倡议的联署单位(按机构名称音序排名)

摆脱塑缚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长沙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

南京市建邺区绿石环境教育服务中心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

天津滨海环保咨询服务中心(绿领环保)

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

中华环保联合会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