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的“河北答卷”——对接京津+服务京津=河北突围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申建华 兰云时间:2024-02-27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年来,河北省全力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思考“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一极历史能动性”时代命题,牢牢牵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两翼”带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奋力推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时代突围,交出了一张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的“河北答卷”。十年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2.52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39万亿元,增幅达74.2%。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雄安新区着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目前,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9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京雄城际和雄安站建成投运。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陆续落地,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项目加快建设,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全部开工建设。统筹推动承接疏解工作,精心培育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等重点合作平台,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余家。

“三区一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深入开展“万企转型”行动,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4年的13.1%提高到2023年的21.4%。推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与京津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初步形成7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20个小城市为主体,县城和小城镇为支撑的多节点、网络型城镇体系,迁安等5县(市)入围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名单。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十年间,累计完成营造林6869万亩,2022年全省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首次超过80%,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土地生命奖”。推进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唐山、石家庄、保定、沧州获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设立石家庄、曹妃甸等6家综合保税区,启动唐山、石家庄等5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成功举办第六、第七、第八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2023年全省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5%。

重点领域协同持续突破。交通领域:2014年以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连接京津的铁路达到23条,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8421公里。生态环保领域:京津水源上游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8.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7.6%,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由39.2%提升至85%。2023年,三地联合成立京津冀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制定实施两批次共44项走深走实措施清单。产业领域:与京津共同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编制机器人、新能源等6条产业链图谱,联合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2023年版)》,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项目投产运营。公共服务领域:联合制定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京津优质学校在冀设立分校,京津冀9所高职院校开展跨省市单独招生;雄安新区宣武医院开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相继落户,京津冀区域实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建立京津冀区域联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协同建设40个京津冀医联体。

重点区域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借助冬奥会筹办促张北地区加快发展。与北京携手成功举办冬奥盛会,扎实推进张家口“首都”两区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挂牌成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试点)在大厂回族自治县揭牌运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廊坊片区“1+4+13”规划体系构建完成,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临空服务中心等市政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全面完工。

体制机制改革和协同创新成果丰硕。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河北自贸试验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跨区域政策平台获批并加快实施,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32项改革试验任务全部完成。特别是2023年以来,加快梳理破解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与京津联合颁布了一批重要政策性文件,推动实现京津冀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交通服务领域政务服务等领域标准统一。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京津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共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平台,共同组建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资质互认、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 申建华

□ 本报记者 兰 云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