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与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

以改革引领徐州高铁新城核心区建设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孙 梦 张 玉 张翔宇时间:2021-12-28

高标准建设徐州高铁新城,是徐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国家高铁枢纽的战略举措;高质量打造金龙湖核心区(高铁新城核心区),是徐州经开区优化调整生产关系、建设现代产业园区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面对高铁新城如何破题、现代产业园区如何建设的问题,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紧扣“都市型工业园引领区”的目标定位,以智慧化改革、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先行先试、探路开路,初步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融合发展”的新路。

坚持转型升级 打造实力高铁新城

把牢招商引资“生命线”,加快“两业融合”。长期以来,金龙湖街道以更新思维加快招商引资,放大金龙湖论坛、峰会等优势,大力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不断储备、聚集、扩充项目。成立3年来,直接招引落地企业393余家、注册资金约60亿元。精准绘制符合“立体产业园”要求的产业图谱,逐步构建完善以高铁站区为核心的“11515”产业发展平台,率先组建金龙湖街道产业园区联盟,以园区联动发展壮大枢纽经济。

围绕高铁新城建设总布局,金龙湖街道以更高站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大数据、科技金融等现代产业,持续为高铁新城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赋能。

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创新高铁新城

作为徐州经开区唯一的市级集成改革(乡镇街道类)试点,金龙湖街道坚持抓好改革创新突破口。坚持以集成改革为统领,做好“产城人融合”后半篇文章,抓好成立“特色园区和楼宇经济服务中心”等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争先换岗、不进位轮岗、不合格下岗”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特色园区“管投分离、投运分离”的园区运营服务机制改革,打破部门壁垒、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释放高铁经济发展红利、激发高铁新城干事动力。

近年来,金龙湖街道抓好营商环境关键环。该街道充分发挥高铁新城窗口、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刷新高铁新城营商环境。组建“楼小二”“园小二”服务团队、探索“经济网格员”服务模式,打响1月1次企业服务日、1周1次企业午餐会、1天1次“微”走访的“111”营商服务品牌,推动园区服务由分散向集中、由多次向一次、由传统向创新转型。

坚持城市更新 打造美丽高铁新城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多年来,金龙湖街道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市场化治污相结合,依托金龙湖绿网平台,深入开展高值攻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时段“双重盯防”等攻坚行动,扩大工业烟气屋顶拦截工程、居民小区油烟集中整治工程覆盖面,围绕道路工地扬尘、国控站点微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智慧示范工地创建,实现主要指标“双减双控”,“精准”“精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良天气同比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一,PM2.5和优良天气比率绝对值均稳居全市前三。

淮海数字经济产业园,系徐州首个全部“装配式钢结构”高层建筑群。金龙湖街道以其为蓝本,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大力发展“新基建”,加快推进智能立体车库、新能源智能充电运营中心等新型建筑建设,搭建绿色环保、美丽宜居的高铁新城,为高铁新城建设擎出新高度、拓出新空间、建出新质量。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