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赞皇:探索“四位一体”新路径 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共同体

来源:石家庄改革作者:时间:2024-01-31

石家庄市赞皇县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位一体健康治理新路径,构建“三级贯通、三医联动、人财物统一、信息共建共享”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获评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示范县。

重构服务体系 建设责任共同体

结合县内山区较多、人口分散、医疗机构分散等情况,赞皇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适合山区县特点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推行“县级龙头带中心、中心辐射带动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医共体建设模式。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人社、财政、卫健、医保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各组成部门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合力推动全县医共体工作向纵深发展,明确分管副县长任医管办主任,组建工作专班,构建起医管委、医管办、医共体垂直管理体系。

县财政每年为乡镇卫生院预算550万元补助经费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并筹资4600余万元改善医疗设施设备,为牵头医院添置了CT、核磁,成员单位配置了全自动生化仪、彩超、DR及中医诊疗设备以及救护车等。投资2000万元,建设县肿瘤中心,填补县内肿瘤放疗技术空白,确保县域恶性肿瘤患者能够就近诊断、就近治疗、就近康复,让“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总投资3亿元建设赞皇县中医医院南院区,将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布局优化与提质扩容,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中医医疗服务需求。投入750余万建设县域医共体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远程医疗信息数据,使得数据能纵向可查、横向共享。

强化运营管理 成立管理共同体

科学设立组织架构,“编组共建”,根据11个乡镇的地理位置、卫生院功能定位和两所县级医院综合实力等情况,将位于西北面的嶂石岩、黄北坪、许亭、土门、张楞5个卫生院与县中医医院确定为一个医共体;将位于东南面的院头、西阳泽、西龙门、南邢郭、南清河、赞皇镇与县医院确定为一个医共体,并将其中业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院头中心卫生院和黄北坪卫生院分别作为两个医共体单元的领衔成员单位,形成医共体“一体两翼”建设模式。

建立医共体党委,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搭建医共体内部架构,按照“一体化管理、中心化运营”的原则,牵头医院管理医共体成员卫生院,卫健局主要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为医共体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让县乡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医共体内实行行政、财务、人事、业务、资源、绩效考核、药品耗材、信息化“八统一”管理。凡是从县级医院到卫生院工作的人员,按属地远近给予200—300元/月补助,原绩效待遇等不变。卫生院医务人员上挂锻炼,原绩效待遇等不变,同时按培训时长予以补助,各成员单位财务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当下属成员单位有关经费不足时,可以在医共体内相互调剂。当医疗设施设备出现供需矛盾时,成员单位之间可以统一调配使用,避免资产闲置。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服务共同体

实施精准帮扶,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下派专家担任医共体成员单位业务负责人,帮助基层提升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根据所属成员单位发展规划制定“一院一特色”战略,如县医院医共体将院头中心卫生院定位于县域南部医疗中心,按照“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建设,依托县医院技术优势,开设全科门诊、慢性病门诊、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加强心血管病等专科建设,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症可在镇上解决。为更好地服务急危重症患者,创建医共体急危重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病人未到、资料先到”的无缝衔接,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提升了县级医院脑梗溶栓、心梗溶栓/急诊PCI等急救技术,成功挽救大量急危重症患者。

推进医共体内“五大共享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超声诊断中心、检验质控中心)实质化运行,建立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联动机制,在卫生院完成急性胸痛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可一键上传心电诊断中心,同时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等同步上传胸痛中心微信群,由牵头医院专家解读心电图,指导卫生院进行相应治疗,保障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服务能力,实现了全县域“乡检查、县诊断、县域内互认”的就医新模式,解决了基层心电、B超、检验、影像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方便了群众在基层就医。

变革医保支付 建立利益共同体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当年医保筹资总额扣除增量基金风险金和大病保险基金后进行预算,将其余资金全部交医共体包干使用,促进医疗精细化管理,实现医院增收由数量向质量的迈进。以前按项目付费时,医院主要依靠多做检查、多用药等方式实现增收,实行打包付费改革后,医保基金从医院收入变为医院成本,促使医院转变思路,向提高诊疗质量、降低诊疗成本发力。2023年打包总资金2.16亿元,其中居民医保1.83亿元,职工医保3277.48万元,占县域医保总资金77.35%,县医院医共体打包资金占比52.81%,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打包资金占比47.19%,在医共体资金内部分配时给予基层医疗机构1%—3%倾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