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12-21
改革网河北讯 近年来,鸡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企业棉田纺织,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开展“三送三帮”服务,探索出一条“老粗布+微工厂+农户”的发展新路,不断为乡村振兴加瓦添力。
风正乡棉田纺织是一家扶贫微企业,占地面积20亩,目前共有床上用品、中式服饰、虎头鞋等四大类150余种产品,与福建、天津、上海、湖南等十余个省市36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产量和效益逐年上升。
先富带后富。为提高脱贫户、周边群众、在家妇女的收入,棉田纺织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围绕“老粗布”事业,通过“三送三帮”服务,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妇女就业,尤其是对留守妇女、建档立卡户、残疾人等做到“优先录取,就近安置”,使更多的妇女在家门口也会有活干、有钱挣,帮助她们走上致富道路。
送技能,帮培训。免费向农村妇女开展缝纫技能培训班215期,培训人数2000余人。企业组建12人的技术服务队,主动到农村妇女家中探访传授“老粗布”产品缝制技能。
送设备,帮跑办。企业成立初期,购买46台织布机和153台缝纫机,无偿提供使用,实行取料、交货、领款一条龙上门服务,让农村妇女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到生产中来。
送岗位,帮就业。采用按件计费的模式,根据订单安排好棉线和布匹送到农户家中,合理排班,按照工期验收成品,提供灵活稳定的就业岗位。
现企业已直接带动就业36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7人、残疾人22人、农村劳动力占比100%,农村妇女劳动力占比超80%,辐射带动就业2700余人。
目前,在棉田纺织的生产队伍中,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六十岁的长者;有普通人,也有残疾人。众多的村民通过纺织品生产获得的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生活水平稳步上升,也为乡村振兴增加了持续的动力。
鸡泽县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