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武安:发挥革命老区优势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12-15

改革网看河北 近年来,武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创新乡风文明建设模式,扎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用“红色引擎”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全力推动革命老区村集体经济壮大和乡村全面振兴。

地处武安西部的冶陶镇,红色文化深邃厚重,是“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该镇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斗争精神,教育基地、宣讲革命故事、做大做强农村产业,一幅以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传承红色基因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冶陶镇依托自身“红色资源”教育平台,创新乡风文明建设模式,通过建设教育基地、宣讲革命故事、开展多彩活动等形式,不断推进“红色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使红色文化转化为时代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2011年建成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展馆建筑面积1859平方米,采用沙盘、景观、影像、油画和雕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晋冀鲁豫边区军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和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丰功伟绩。纪念馆自建成以来,已先后接待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数万人,现已成为武安市党史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精心打造了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通过绘制红色标语、红色图画,展示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保护、诚信孝义、文明行为规范等相关内容融入到文化墙体中,营造了崇德向善、邻里互助、团结友爱、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

赓续红色血脉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冶陶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项目工地、基层一线,变“基层群众找上门”为“党员干部走上门”,用心用情办好千家万户事。专门组建了青年志愿先锋服务队,围绕人居环境、防汛防疫、植树造林、尊老爱幼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军人家属等特殊群体送上志愿温暖,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志愿力量。

为了做好宣讲党史知识、红色革命故事,成立了由老党员、老教师、志愿者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切入,结合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话题,以村民看得见的好处,摸得着的实惠向大家娓娓道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源泉。

积极开展党员家庭挂牌亮身份示范带动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凝聚党群力量,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扩大基层群众有效参与基层治理途径,切实推动“村”与“民”共商、共建、共享、共富。

运用红色资源 推动群众共同富裕

该镇以“打造开放性红色文旅开发区”为基础,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发挥作为全国百条精品红色线路之一的先天优势,全力构建融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红色旅游为一体红色教育基地,深度挖掘黄土窑防空洞、制图室和练兵场等战争遗址修复打造,结合“兵器展览馆”筹建和真人CS军事游戏场开发,让不同年龄段的旅游消费群体感受革命洗礼和现代军事“沉浸式”真实体验,把革命资源变成文旅产业优势。

“讲好红色故事”为核心,做大做强红色产业。以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为载体,大力发展红色展览、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体验等产业业态,开发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和研学体验。

“红色资源”为依托,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借助冶陶精品红色村和定向政策扶持优势,建成投产红色服装加工厂,全部达标后,可解决80余人就业问题,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至少10万元以上。

武安市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