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12-12
改革网看河北 为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着力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切实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磁县编办根据中央、省、市编委办关于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实施方案有关精神要求,结合磁县实际,建立县乡两级编制“周转池”制度,进一步盘活用好编制资源。
拓思路。磁县坚持和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思路,对全县编制使用情况进行深入摸底调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探索建立了县乡两级编制周转池制度。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坚持统筹编制资源和重大改革相结合,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不断提升和发挥现有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新磁县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走出了一条编制资源周转循环使用的新路子。
查堵点。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走访了解,发现在编制使用中存在以下难点:一是部分行政单位满编运行,可用编制较少;部分事业单位因历史遗留问题存在人员超编,长期以来人员流动较小,人员年龄结构失衡;机构编制制度执行严格,部分单位出现了人少编多的现象;有的单位编制紧缺,在重点工作、重点人才引进、阶段性任务急需用编的情况下,出现因无编而不能及时补充人员的现象。
解难点。磁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行政和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定编制周转池使用实施细则,明确周转编制来源和数量。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原则,供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周转使用,实行单列管理。占用周转编制人员为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享有机关事业单位正式人员同等待遇。周转编制下达给相关单位后,单位原核定的编制作为基本编制保持不变,实行“基本编制+周转编制”的管理模式。
建制度。明确周转编制使用条件:乡镇或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的常态化工作显著增加,为保障重点任务落实,急需补充加强工作力量的;因县委中心工作或重大工作任务阶段性需要,短期性、结构性编制不足问题突出,影响单位正常履职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或急需紧缺人才的。符合条件的单位申请使用周转编制时,实行“一事一报、一事一议、一次申请、一次使用”的原则,不得循环使用、不得挤占或挪用周转编制。周转编制的使用按照申请、审核、办理的程序,由县委编办纳入周转编制管理。
严保障。县委编办定期对周转编制管理使用情况和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使用效益评估,对周转编制使用效益不明显或周转编制下达后一年内未使用的机关事业单位,收回周转编制。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单位建立周转编制管理联动机制,确保机构编制与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财政保障等相关政策衔接。
通讯员/柯贤欣 索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