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12-12
改革网看河北 武安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不断对标一流,深化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获得“2022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荣誉。今年,借势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巡察”,摸清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体制机制不足和突出矛盾,并下大气力进行整改和专项整治,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助力发力,在邯郸市18个县(市、区)专项巡察质效考评中位列第一名。
武安市委坚决履行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巡察组工作,高标准组建本级专项巡察组,围绕政策落实落地、政务效能提升、涉企行政执法等,聚焦突出问题,对39家承担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的市直部门开展专项巡察,推动巡察向深拓展、向专发力,调阅档案资料987份,个别谈话149人,调研走访市场主体34家,电子问卷调查2868人次,发现并反馈各类问题75个。
同时,各相关责任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周密部署推进,坚持巡察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整改见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纪委监委改革创新监督方式,以企业、商户和广大群众为主体,组织开展了“百千万”评议活动。集中组织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170余人对开展评议活动;随机抽取1300余家中小企业,面对面了解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组织群众对本地营商环境51个具体问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一万余人次。通过强化“百千万”评议活动结果运用,为全市营商环境“问诊把脉”“对症开方”,提供了科学建议和具体举措。
市司法局牵头制定轻微违法行为首违免罚监督措施,落实企业轻微违法工作报告制度。指导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18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315项包容免罚事项清单。截至11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14个行政执法部门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25件,惠及市场主体325家。市人民法院创新运用“预处罚”的执行手段,审慎采取强制措施,暨增强法律威慑力,又给被执行人留有回旋的余地,一年来累计下达预处罚通知书50余份,成功助推多起执行案件执结。
市行政审批局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率先创新推行“五证联发”审批模式,为东山文化里项目开工节省了2-3月时间;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双盲”评审新模式,年内已实行“双盲”评审项目28个,打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充分运用“智能审批”,将企业登记注册平均审批时间由4个小时压缩至18秒左右;全市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争先进位,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信用状况监测中排名达到第22位,入选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行“小蓝牌”监督卡制度,激活单位营商环境一池春水,“马上办、现场办”成为行动自觉。为有效化解建设项目审批“多头跑”、“多次跑”问题,该局将工程建设中的16项测绘合并成3个综合测绘,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武安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