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11-21
改革网看河北 网格化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探索。河北省广平县胜营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街巷长制改革,探索“1+N”管理机制,即以村“街巷长”为抓手,动员辖区内责任心强、工作能力高的热心党员、村民代表、退伍军人、优秀青年共同参与村庄治理,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构建起“党建引领、网格聚力、群众参与、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选好街巷治理“领头人”
广平县胜营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镇村党组织统筹,明确街巷长选拔基本条件,即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身体条件、较好的工作能力、熟悉村情民情;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的不得担任街巷长。
该镇采取“个人自愿报名+村党组织提名”的方式,在其街巷片区进行公示,报镇党委审核确定后实施。通过严格资格条件和选配程序,真正将素质高、本领强、群众公认的街巷长选优配强。
同时采取“群众评议+支部评议”相结合的双向考核方式,各村每季度组织街巷群众对街巷长进行民主评议,村党支部党员大会听取街巷长述职并进行评议,对考评不合格的街巷长及时进行调整;对表现优秀、群众满意度高的街巷长,在村“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时优先考虑。目前全镇29个村选出街长105名,巷长653名,有效形成了“镇党委+村党支部+街长+巷长+户”联动治理体系。
划好包片治理“责任田”
胜营镇明确了街巷长“5+N”工作职责。“5”,即主要承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集民情民意、开展安全巡查、调解矛盾纠纷、服务辖区群众等5项主要职责;“N”,即同时承担辖区人居环境整治、违建问题监督,区域内道路、电线线路、天然气管道等公共设施巡查,以及禁烧禁燃禁煤等多项具体工作。
街巷长每天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或微信联系沟通等方式,做到动态掌握街巷情况,收集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上报村党支部,并配合做好问题解决、情况反馈等工作。截至目前,全镇758名街巷长已开展入户宣传1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80余起,不定期对村内老弱病残提供帮扶服务,协助申请社会救助58人,向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宣传就业扶贫政策200余人次,村庄街巷治理联动性有效提高。
推进治理效果“常态化”
为推进街巷长“1+N”机制实施,胜营镇着力健全4项机制。
一是信息公开机制。在街头巷尾悬挂“街巷长公示牌”,公开街巷长职责、姓名、联系电话,便于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问题上报机制。街巷长每人配备专门的工作记录本,及时记录走访内容和群众意见建议,对辖区内发现的问题及时报村党支部,由村党支部梳理汇总上报镇党委。
三是闭环解决机制。对街巷长反馈的问题,镇党委统筹,抓实抓好问题收集、任务分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果归档、跟踪评价等环节,分级建立相关台账,定期通报反馈,形成闭环运行机制。
四是观摩调度机制。街巷长每天对所负责街巷进行巡查,做好巡查问题记录;村党支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对辖区内大街小巷日常精细化管理及街巷长履职情况检查,提出整改意见;镇党委每月结合村党支部书记“擂台赛”,对各村街巷长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观摩点评,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提出对策。
截至目前,全镇街巷长带头,动员群众清理全域垃圾6万多平方米,清理小广告1万余处,规划停车位236个,整治背街小巷300多条,实现了村庄管理水平大提升,环境面貌大改善。
通讯员/董丽彬 刘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