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鸡泽:“责任田”机制 给“末梢神经”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改革报河北记者站作者:时间:2023-11-02

改革网看河北  为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员干部党建主业意识,抓实抓细农村党建工作,鸡泽县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责任田”工作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施意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体,在农村党组织为每人建立了一块儿党建“责任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田”到人  领导带头齐上阵

县级干部带头“上”。该县共有169个农村党支部,按地域划分为25个大块儿党建“责任田”,由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分包一块儿,担任“第一责任人”。在认领“责任田”时,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分包难点村、问题村、偏远村,其他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也都主动上前、积极参与。

乡科干部齐上阵。为把“责任田”管好、种好,该县把25个大块儿“责任田”再细分为83个小块儿,由83个县直单位、530余名乡科级党员干部具体结对帮扶,要求每名干部都建立一本《党建“责任田”工作日志》,每月到“责任田”开展工作不少于一次。

明确任务夯党建。党员领导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0户,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交谈交流,记录一本工作日志;每年有重点地选择1个主题开展蹲点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每人分包联系3-5户群众,实现“人人包农户”,建立一套帮扶台账;每人根据自身实际能力、针对结对帮扶户主要诉求,作出公开承诺,制定一份公开承诺清单。党员干部处处带头“耕作”党建“责任田”。

精准发力  明确任务抓重点

帮建一个好班子。帮扶干部把村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帮助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书记建强村“两委”班子,着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履责意识、工作水平执政能力。

带出一支好队伍。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带头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带头执行党规党纪、带头联系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引导党员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使党员党性意识明显增强。

找出一条好路子。立足村实际,帮扶干部帮助各村找到前景好、有特色的产业项目,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路子,破解村集体无钱办事难题。

发现一批好苗子。通过在村开展调研、走访、帮带等活动,培树一批致富能手,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加强村级人才队伍建设。

带出一种好风气。帮助村里制定村规民约,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热心公益新风尚,同时坚决制止天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带动村风、民风、政风明显改善。

统筹联动  涉村工作齐推进

在深入抓好党建工作的前提下,围绕紧密联系群众,解决群众诉求,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重点抓好了六个结合

与意识形态相结合。包联单位开展以“共读1套书、共上1堂课、共用1平台、共筑1个魂”为核心的理论帮学工作,向村“两委”干部、老党员等选送《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定期开展集中读书、主题党课等活动。

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切实为村里困难户帮办一些实事好事,特别是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小额贴息贷款、慢性病门诊报销、上学教育资助、现有危房改造、通水通电通讯等事项,一帮到底,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与污染治理相结合。在每月进村走访时,围绕清洁取暖、劣质散煤管控、“散乱污”企业、露天秸秆焚烧等影响大气环境的重点问题进行排查,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相关部门

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协助乡镇深度做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每月深入农户,配合乡镇和群众对群众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和农作物秸秆进行彻底清理,进一步绿化、美化居住环境。 

与信访稳定相结合。协助乡镇进行信访隐患及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重点掌握曾到乡镇、县、市、省、京进行上访的重点人、重点户的思想状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六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理论学习、研究讨论、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在信息、项目、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对联系村给予帮助,壮大村级集体收入。

为了健全制度,形成长效管理鸡泽县采取集中会诊方式,针对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集体把脉根源症结,寻求制定整治措施。同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采取“听、看、访、问、查”等多种方式,随机到村开展督导检查。年底,通过专项述职、整改推进,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扎扎实实管好自己责任田”,真正把“责任田”耕好、种好,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不断提质增效、晋档升级

鸡泽县委组织部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