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10-09
改革网河北讯 磁县以优化教育编制资源为抓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深入调研,推行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模式,持续盘活用好教育编制资源,进一步增强教育编制资源效益,为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
深入调研,优化管理强机制。建立了关于中小学机构编制审核调研机制,每年由专人对教学单位教育编制进行专项审核,同时,组织县委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教育体育局等部门,深入教学一线,对中小学校的发展规划、编制使用、班级设置、生源变化、教师配备及在岗等情况进行调研。目前,已连续6年对193个教学单位进行了审核调研,取得教学用编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创新模式,内外结合强实效。内部管理上,磁县编办进一步创新编制管理模式,建立双账一证,实现“四化”管理。为全县18个局直学校、11个中心校核发了《机构编制管理证》,让其有了自己的教育“户口本”,通过电子台账、纸质台账和机构编制管理证的“双账一证”,将全县193个教学单位的机构名称、规格、编制、人员信息等内容完整体现,实现用编审批精准化、核定编制精细化、编制管理合理化和用人分析智能化。
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强管理。磁县编办实行整合、新建、调编的“六字”方针,结合实际,多措并举,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去年以来,磁县对4所编制闲置的学校进行了整合。积极向市委编办申请批准新建1所实验小学,同时改扩建2所实验中学、2所实验小学、5所幼儿园,缓解了当地就学压力。今年以来共动态调整115个教育教学编制,杜绝了个别学校“有编不用、无编可用”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严抓严管,盘活编制强师资。对全县教师编制实行定编定岗,全县4015名教师均核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证》,每年进行专项一次检查,让长期在外抽调、不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回归教学一线。实行县管校聘,采取校内、乡镇、跨乡镇竞争上岗等用人机制,县直与乡镇、平原与山区、大校与小校的教师按照一定比例定期交流,相互促进。
同时,持续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近年来共招聘中小学教师1052人,强大师资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了中坚力量,让有限的教育编制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化。
通讯员/邢小萍 李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