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9-22
改革网河北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河北省武安市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以智慧化管理赋能安全生产为目标,整合优化多种应急资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建成投用全省县级层面第一个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实现生产监管智能化、模块化、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了应急管理精准防范能力和救援指挥水平,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无禁区、安全监管无盲区、安全执法无特区。2022年,武安市在河北省首创乡镇防火工作站、森林防火跨省驻防机制,实现工矿商贸“零事故”、森林防火“零火情”。
武安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
现场监控一体化,直观呈现安全风险。武安市不断推进重点企业作业现场视频监控入网建设,对非煤矿山、冶金工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气柜、管道、制氧、危化品储罐等进行24小时监控,值守人员能够通过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大屏幕第一时间获悉各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通过分类负责工作机制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并通过线上提示、线下督导等方式推动有关企业及时化解风险隐患,有效降低事故率。目前已成功接入企业937家,覆盖8447个视频点位,实时数据还可以通过“云技术”链路推送至省级和地市级平台,实现统一巡检、安全共建。
资源数据一体化,全域聚合应急资源。着眼于“全灾种、大应急”的基本要求,武安市依托应急管理指挥中心规范完善“一张图”,目前已整合全市非煤矿山、冶金工贸、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信息和应急力量、应急物资、应急资源等救灾信息,以及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等自然信息,统一纳入应急综合数据库,应急“家底”可一览无余,并随时更新完善,进一步提升精准监管、风险预警、辅助决策、指挥救援能力水平,为全市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全过程信息支撑。今年汛期,武安市利用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与一线防汛人员远程对接,向他们提供多维度信息,同时精准把控防汛物资流向,确保快速到达预定地点,极大提高了增援效率,保障了救援人员安全。
指挥调度一体化,协调贯通区域网络。武安市努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急用先行”原则,对相关系统软硬件设备进行整体提升,新加入融合通讯功能,围绕“应急专线”将各种通信设备纳入组网,构建起全程贯通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全面实现国家和省、市、县四级互联,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政务协同,使武安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运行,事件处置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全面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目前武安市已有15家重点冶金、焦化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二级平台,与该市及上级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提升科学预防、过程管控、综合治理、精准监管工作水平。
武安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