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3-09-07
改革网看河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河北省武安市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赋予乡镇党委、政府更多管理权力,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用改革创新“组合拳”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动展现了奋进中的基层面貌。
党建引领 抓改革 谋发展
为全面提升镇村干部改革创新思维和履职能力水平,武安市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能力培训,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来推进,成效明显。
以伯延镇为例,这里曾是周恩来总理对人民公社开展实地调研的联系点,并推动全国取消了“大食堂”制度。近年来该镇发扬优良改革传统,创新开展“三色课堂”,努力让党员教育培训“有味”更有为。
红色课堂强党性。镇党委书记、支部书记通过“党员夜校”“三会一课”等途径定期授课,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乡镇改革政策等内容;橙色课堂研业务,针对机关支部、农村和企业党员等不同业务群体,精心配置对应课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绿色课堂到一线,成立宣讲小分队,把理论宣教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声音。
今年以来,该镇“省特色党性教育项目——周恩来在武安”已迎接7期省、邯郸市各类参观培训。
招商引资 强引擎 激活力
武安市以“招商引资突破年”为抓手,一体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引导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动起来、跑起来,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
借助伯延镇清末民初古民居群落和商帮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持续抓好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积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作用,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与青旅祥韵、中青旅金控、中控置业等旅游开发公司就伯延古镇运营等进行交流对接,目前已成功签约1家投资5000万元的经营提升项目。
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家庭合作农场”种养小米、玉米基础上,布局食用菌、甜叶菊等新型种养产业。例如伯延镇已与东储粮公司就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良种繁育、电商搭建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该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武安市后,将一举优化该市农村产业结构,补齐短板、提升档次。
瞄准新能源产业市场,大力引进氢能产业,北京氢璞、华丰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加速落地,与启能科技达成合作意向,研究并确立总投资7.8亿元的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后期将由伯延镇和投促中心帮助该企业在武安享受土地、资金等各项入驻优惠政策。
路域整治 优环境 提品质
以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为契机,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伯延镇把红色文化资源和古镇院落相结合,以“红色引领、绿色路域、古色传承”整体思路,打造路域整治新样板。结合伯延红色文化、商帮文化等特色元素,大力推进红色教育基地沿线路域环境整治提升。
常态化专项治理,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经过综合施策,原来的“乡间小道”蝶变成为“高颜值”景观路、旅游路,畅通城乡交通路网的同时,也成为城乡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路路有景、处处看花”,绿色的路域应和着这里的乡土韵味,与沿线“微景观”“微墙绘”“微庭院”古色景观形成了意境美景。
文明乡风 促和谐 展新颜
武安市始终坚持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各类调解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市级领导每周六下访约访机制。
伯延镇用好民调中心,积极发挥联动处理、快速响应等机制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邻里关系;广泛开展全民反诈、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共举办专题讲座6场次,同步开展全镇入户走访宣传,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介绍诈骗常见形式和反诈应对措施,逐户发放、签订明白纸,全面提升镇村干部和群众鉴别防范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能力。
利用“雪亮工程”为治安巡防插翅赋能,全镇街村主要道路、重点部位、学校医院等共安装建设各类摄像头200多台,可及时发现处置违法犯罪行为和突发事件,有效震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武安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