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磁县:课堂改革助力教学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8-29

改革网看河北    为更好适应课堂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磁县第一中学不断与时俱进,以创建邯郸市课堂改革试点校、示范校为契机,加大投入,勇于创新,深入教学研究,着力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打造高质量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教育教学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得益于课堂教学改革和“四步导学”生态课堂模式的应用,磁县三项育人方式改革案例获省教育厅表彰。

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宣传动员

优化硬件设施,完善政策体制。磁县第一中学建成高标准的录播室和“智慧课堂”,教室多媒体设备、黑白板、无线音箱等现代化、智能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科教研活动室高标准配备。健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研活动等各项制度,制定课堂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实施步骤和实施策略。

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建有“党委书记(校长)-主管校长-教科研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教师”六级学科教研体系,明确工作职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评比考核和日常组织培训、评价标准制定、精品课打造、总结反思等工作。

加强宣传动员,推动思想转变。多次召开课堂改革会议,就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动员部署、培训学习、研讨推进、总结交流,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召开课改总结汇报会,参加市课改大观摩,评比表彰先进级部、先进教研组和先进教师。深入宣传动员,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推动课改顺利进行。

强化教育培训  提升能力水平

深入学习讨论,转变思想认识。该校邀请济南市教研院黄万强教授,举办“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报告,引导教师提升境界,点燃教师课堂改革热情;开展“以心促新,赋能奋进”暑期全员培训,学习《市级优质课评比标准》,学习名师成长历程、优秀管理经验;向全体教师赠送《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引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全方位的变革;发挥名师作用,15名市、县名师工作室成员和语文、数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常年活跃在教学教研一线,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讨交流,为推进改革贡献才智。

借鉴先进经验,研究先进模式。邀请山西忻州一中校长吕羡平作“高效课堂”专题讲座,与会教师充分认识到“满堂灌”的低效和“高效课堂”的必要迫切,并通过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认真学习忻州一中“预习+反馈+上课+考炼+反思+帮扶”课改模式和“大三步”教学法。召开教研员、备课组长、级部主任专题交流会议,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研究探讨实施策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教学模式。

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思想能力。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同课异构、说课比赛、学科论坛等活动;开展名师工作室,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和师徒结对“一帮一”青蓝工程,促进教师迅速成长;创新教研月活动,邀请省市名师举办讲座;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材、新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能力水平。

强化末端落实  助力总结推广

强化督导检查,推动末端落实。磁县第一中学把常规落实作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贯彻邯郸市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六环节”要领,健全备课、上课、辅导、批改、公开课及听评课、教研活动、考试等系列常规管理制度,通过“听、查、问、建”四环节,实施教研活动、教学常规,开展课堂巡查,每周检查、双周通报、每月点评,向教研活动、教学过程、教学常规要质量,认真开展班级教研、学科教研,落实质量检测和教师随考,精准分析,表彰总结,及时发现不足,随时反馈提升。

践行课堂改革,总结教学模式。结合《邯郸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借鉴外地课改经验,推进原有“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和“大三步教学法”的高度融合,经实践探索,总结和探索出“四步导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自学检测—教师主导、小组合作—当堂训练、达标检测—建构体系、反思总结。

加强应用推广,凸显改革成效。扎实开展“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把“四步导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优质课评价标准融入教学各环节。通过课堂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转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情感由“好学”转向“乐学”,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课堂上,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光泛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

通讯员/杨炳毅 周冉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