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8-28
改革网看河北 为解决企业的“信用痛点”,给失信企业“纠错复活”的机会,清河县出台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到期提醒+事后回访”制度,打造信用修复全生命周期闭环服务模式。
据了解,受到行政处罚的市场主体向社会公示后,未主动进行信用修复,在申报政策扶持、商业贷款、评优评先等方面颇受限制。为破解这一企业痛点,清河县探索建立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两书同达”机制,在向失信主体发送《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处罚对象行政处罚信息归集、共享、公示及信用修复相关规定,提醒市场主体及时完成信用修复,最大程度降低其因失信造成的影响。
同时,借助信用信息大数据,建立“信用修复预提醒”机制,将自主开发的“政务服务智慧小秘书”对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河北邢台)”,自动筛选出受到行政处罚并且已满最短公示期的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发送短信,提醒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日前,通过“政务服务智慧小秘书”已向首批符合条件的90多家企业发送了温馨提醒短信。
信用修复到期提醒过的企业,行政处罚机关在七个工作日内进行信用修复事后回访,了解企业信用修复申请情况、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对信用修复工作的建议。
据悉,清河县已累计为90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帮助企业在融资信贷、市场准入、政策扶持、招投标、资质认定等领域打通“最后一公里”,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通讯员/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