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曲周:加快法治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7-13

改革网看河北    曲周县开辟建设法治乡村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向高层次迈进,立足职能,扎实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各项任务,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抓牢阵地建设

曲周县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把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融入法治文化教育活动中。

普法宣传常态化。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防范非法集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木兰之名守护最美的你”等为主题,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36场次,普及人数达5000余人次。

培养“法律明白人”。依托“3348”综治机制,选拔“法律明白人”1281人,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培训。把法治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村居院落,增强基层法治力量,优化基层法治供给,满足基层法治需求,打通基层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整合内部资源,建立行政复议、仲裁服务、公证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业务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与组织、宣传、民政、财政、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联系,靠前行动,主动对接,强化工作资源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全力服务保障法治乡村建设。大力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3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高标准打造村民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庭院等法治文化阵地,利用村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全方位、多频次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抓牢机制建设

该县学习和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合理分流。将法院预登记的来诉案件、信访案件、网格员排查的矛盾纠纷案件纳入大民调体系,依托县乡非诉争议解决中心将诉调、访调、网调案件回流至各乡镇调解委员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分流、限时办结”。

搭建平台。成立县乡镇非诉争议解决中心,设立调解室,按照受理接待、协同指挥、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评估反馈流程,开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织密网络。组织人民调解员、司法所长进行专题培训、观摩交流,设立村非诉争议解决中心,对诉讼案件、信访案件、网格员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解,开展司法调解。截至目前,设立10个乡镇调解委员会,342个村调解委员会,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17个行政调解委员会。

健全制度。建立非诉争议解决中心值班制度、重大矛盾纠纷综合研判机制、人民调解制度,完善流程、办事指南和案件受理登记台账。今年以来,通过“三调对接”多元解纷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

抓牢法律服务

曲周县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342个行政村均建有乡村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

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行包联工作法,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安排一名律师包联,提供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组织法律服务团队进乡村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开展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民生工程。针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共办理援助案件291件。采取视频公证、巡回办证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村群众申办公证“就近办”,办理公证270件,上门办理68件。

曲周县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