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7-13
改革网看河北 河北省清河县自2019年10月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以来,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原则,先后建立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镇级文明实践所、322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50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实现全县活动场所全覆盖、服务群体全覆盖。6月27日,河北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质增效观摩交流活动在清河县举行。
三个平台 畅通群众诉求新渠道
设立“接诉即办”热线。清河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书记县长接诉即办”平台,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直面群众诉求,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为民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平台运行以来,共接办群众诉求1万余单,回复率、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8.27%,切实解决了农民工讨薪、消费者维权、小区物业投诉等一批民生难题。
建立“百姓议事厅”。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建立了430余个“百姓议事厅”微信群,2000多名“百姓代言人”活跃在县镇村(社区、小区)一线,通过“走”“看”“查”“访”,实时掌握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截至目前,县镇村三级“百姓议事厅”共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2300余件,成为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启用“文明帮帮码”。借助冀云清河APP,设立“文明帮帮码”。开发全县文明实践电子地图,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和文明实践活动全部上图,提供可视化服务,扫码注册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志愿服务点单、派单、接单“一站式”任务交接。依托“志愿者资源数据库”“群众需求数据库”“文明实践活动发布数据库”等,建立起集报名参与、资源整合、供需对接、共建共享的“一条龙”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和群众需求双向互动互通。截至目前,“文明帮帮码”平台共发布活动325个,派单460余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
三方力量 谱写服务群众新篇章
“党建引领”力量。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动作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因地制宜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红色教育、文化惠民等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网格化”力量。指导组建8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7支实践所志愿服务大队、322支实践站志愿服务小队、100余支机关单位志愿服务队,搭建网格化志愿服务网,志愿者总人数达到6万余人。组织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和党员干部志愿者与群众面对面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法律援助、义诊保健等专业化、分众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共开展相关志愿服务项目500多个,累计服务时长1万多小时。
“志愿者”力量。鼓励民间志愿服务,引领培育社会团体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陆续涌现出“拖车越野连”“乡贤参事议事会”等民间志愿队,推动志愿服务内容进一步向乡村振兴、扶危帮困、生活帮办等群众生产生活全领域延伸。规范县域内民间文艺团体,组织开展法律宣传、农技知识宣传、群众义诊等活动,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实现群众文娱与志愿服务的有机融合。利用退休干部、教师等社会力量优势,妥善运用法理情理化解基层矛盾。截至目前,各类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先后开展紧急救援170余次、扶危帮困1000余次、化解基层矛盾1500余件,营造了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类品牌 创新服务群众新方法
理论宣讲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大喇叭、百姓大舞台等阵地,组织“五老宣讲团”“巾帼宣讲团”“志愿者宣讲团”等巡回各村(社区)开展创新理论宣讲,把宣讲课堂搬到基层一线,实现精神宣讲多重覆盖。开展“红色速递员”“先锋专送”志愿队进万家活动,特制一批“党的二十大精神口袋书”“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书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进千家万户。积极培育有特色、有活力的宣讲品牌。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到基层“等系列志愿活动1000余场。
特色实践阵地品牌。依托文明实践所以及全县50余个志愿服务点、30多个文明实践基地,成功打造以关爱孤寡留守老人为主的王双庙村爱心小院,以弘扬孝道、传承好家风为主的焦石佛村孝道小院,以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为主的王二庄村幸福小院等系列主题小院17个,定期开展孝心大餐、全民宣讲、庭院评比、我们的节日等文艺活动,真正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爱心小院”志愿项目被中央文明办列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志愿服务品牌。坚持品牌创新,先后实施“红色故事大巴车”“手绘新农村”等精品志愿项目30余个,打造出“志愿护学”“爱心手拉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谋划实施以解决红白事大操大办、邻里纠纷、信访等问题为重点的“金牌大柜”,近年来调解基层矛盾1550余件,入选全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典型案例。在全县推广“好人榜”志愿项目,通过选示范、建机制、扬善行,选树出“上榜好人”1800余名,该做法入选河北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
三项机制 确保服务群众见成效
例会联席会机制。实行“周安排、月推进、季总结”的例会联席会机制,结合谋划项目、开展活动、志愿队伍培训等具体工作,每周召开工作安排会、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每季召开总结汇报会,确保问题解决及时,工作推进有力。
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先后出台《清河县文明实践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清河县志愿者积分奖励办法》,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每季度对各单位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进行排名晾晒。同时,设立志愿积分超市,对志愿团体和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和金牌评选。目前,全县评选一至五星志愿者1000余名,优秀志愿者3000余名。
文明实践基金制度。设立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用以开展志愿活动、奖励时代新人和模范集体、兑换志愿积分及补助创新志愿项目,激励广大群众以更大热情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文明实践基金设立以来,已累计出资60余万元,受益人群15万余人。
清河县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