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作者:时间:2023-07-12
近日航拍的张家口市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是环京地区首个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集群,建成后可容载服务器100万台,将为京津冀以及全国互联网、智能网联及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5月5日,在河北宣化经济开发区京张奥园区,科诺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加工人造仿真冰壶。(河北日报资料片)本组图片由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市上下形成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张家口市分别于4月和6月举行了春季和夏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涉及省市重点项目400个,总投资1008.15亿元,年计划投资289.33亿元,涵盖新能源、大数据、重大民生项目等多个领域。其中产业项目222个,占比55.5%,产业项目数量及投资最多、占比最高。
“张家口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为导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张家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白晶介绍,2023年,市发改委以发展后奥运经济为重点,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牵引,以建成首都“两区”为支撑,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据了解,今年,张家口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围绕计划任务,立足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五个发展目标、七个坚持和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九方面任务,市发改系统紧扣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抢抓机遇、狠抓项目,经过梳理,重点抓好后奥运经济发展、首都“两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扩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全面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推进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保障粮食安全和持续保持物价平稳等11项工作。
坚定不移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契机,加快推动赛事、会展、冰雪、旅游发展,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打造“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的冬奥城市名片,让冬奥品牌效应持续显现。谋划后奥运经济重点项目233个、总投资1864.8亿元,对2022年已签约未落地冰雪产业项目实施台账化管理,逐项目进行分析研判,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定期会商机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支撑基础更加坚实。举办市级以上精品赛事活动不少于50场次,承接专业运动队训练、青少年培训等体育培训活动不少于30场次,2023年力争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累计突破650万。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加强泥河湾、鸡鸣驿、元中都等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修复,加大蔚县剪纸、打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加快崇礼天境山麓旅游开发、德胜村低碳文旅小镇等147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旅游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张家口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实施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洋河、桑干河、清水河3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及周边大中型灌渠节水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营造林91.7万亩,治理退化草原15.7万亩,有害生物防治244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实施沽源葫芦河、蔚县壶流河、涿鹿桑干河等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加快生态类资源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价值转化示范项目,带动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化,构建多业态、多场景生态产品价值产业链。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抓好节能、削煤、减污、降碳工作。
坚定不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交通一体化建设,协同共建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轨道上的京津冀”、纵横通达的公路网,加快太锡铁路崇礼至沽源段建设进度,推进张家口到涿州高铁前期工作。加强京张产业链对接协作,加强产业互联、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场景共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发展、体育文旅融合、绿色能源联动、制造业智能互补、农业产业同体发展,协同打造跨界融合、共享共生的京张供应链。加强公共服务深度合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多层次开放合作共享,加快推动北京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向张家口延伸,建设成为京津冀公共服务高地。
坚定不移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优化电网架构强化支撑,加快新基建和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2023年重点推进下花园区等4个县区共8座110千伏变电站实施。有序推动电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需2023年并网的49个项目全部开工,力争建成投产;积极协助需2024年并网的33个项目加快开展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开工建设;开展“新能源+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对剩余1322个未享受新能源收益的村庄,分年度、分批次实现新能源收益对全市村庄的全覆盖,计划2023年完成60%。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打造集氢能供应、整车制造、车辆示范于一体的产业链。力争2023年底前,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400万千瓦,全市电力总装机累积达到3608.5万千瓦,年总发电量770亿千瓦时。
坚决打赢扩大投资攻坚战。加快总投资1320.4亿元的42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总投资3790.7亿元的612个续建项目建设。围绕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积极参加和自办招商活动,年内签约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数量较2022年增长20%以上,其中新能源、大数据等优势产业签约项目增幅达到20%以上。积极对接各部委,最大限度、最强力度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持续推动六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持续优化。
全面优化营商服务环境。组织市有关部门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实现全市“一件事”100%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年底前完成37个涉企经营套餐全覆盖。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市域通办”改革,于6月底前实现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就近办”服务100%全覆盖。优化升级“幸福张家口”App,进一步加强数据归集和应用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释放税收政策红利。
此外,全市发改系统还将在扩大内需、推进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保障粮食安全、持续保持物价平稳等方面做好规划,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下半年,市发改委将继续充分发挥投资主管部门牵头抓总工作,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加强督导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者。”白晶表示。(记者刘雅静 通讯员孙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