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作者:时间:2023-07-11
邢台威县当地有个说法,说威县是“四不靠两没有”的地方,就是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铁路、不靠大城市、地下没矿藏、地上没资源。就是这样一个“老天爷不肯赏饭吃”的地方,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综合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威县属于黄河改道,土壤沙化严重,只适合种棉花,收益却非常低,一亩地一年只有300元到400元。近年来威县紧抓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形成了“五个10万”特色的农业格局:10万亩威梨、10万亩葡萄、10万亩瓜菜、10万亩饲草、10万头奶牛。
优化农业结构
龙集梨园占地大概2000多亩,13个品种,威梨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并走向全国。预计今年梨园整体产量在2500万到3000万斤左右,效益达到8000万元左右。
通过升级优化农业结构,威县“五个10万”的布局,合理分配利用每一寸土地,让农户种植效益显著提升,收入大幅增加,让有限的土地发挥了无限的潜能。
治理空心村问题
以威梨种植为主要代表的威县农业结构调整,是威县谋划的“十大战役”之一,而空心村治理是他们的另外一场“战役”。威县开展空心村治理,通过拆除村边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同时对残次林地以及坑塘进行治理,平整出大片土地,增加了耕地面积。老百姓破的房子、宅基地,通过土地置换的补助,自愿有序地退出。
村民得了实惠,支持空心村治理,这样村里就能通过平整出来的土地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还能节省之前治理脏乱差所需要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为县域的发展增加了土地指标。县委、县政府得到了土地指标,就可以实现工业项目的落地。通过空心村治理,大大缓解了县委、县政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存在土地瓶颈的问题。
发展招商引资
县域经济的发展,除了合理利用耕地,优化农业结构之外,工业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发展工业,招商引资就尤为重要,如今的威县已经从招商引资发展到了招商选资。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创造了威县速度和吉利速度,从2022年年底开始对接,今年开始签约、进场安装设备,预计到7月底就能够整车下线,这个速度在行业内是数一数二的。在优质营商环境基础上,通过招商,落户威县以及威县本地的优质企业越来越多。
提升教育体系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为之服务,“百校入威”就是威县“十大战役”中引进人才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持续深化校企无缝、常态、高效对接,威县新成立专家工作室4个,建成11个省级科研平台,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77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县域科技创新由C类县跃升为B类县,除此之外,威县对于本地教育体系的提升也是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邢台市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表示,除上面的“四大战役”外,其他像企业化僵解困亩均税收提升“战役”,还有城建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战役”以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战役”,还有文明城创建等四城同创“战役”、民心相通和基层治理提升“战役”以及生态环境提升“战役”等,共同组成了“十大战役”。“这‘十大战役’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我们通过一届,甚至两届更长的时间久久为功,使威县高质量发展,呈现一个新的局面。”崔耀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