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7-05
改革网看河北 近年来,武安市注重发挥改革主引擎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监管、服务两手抓,打造了服务监管一体化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助力。
优化监管机制 提高监管精度
一方面,武安市坚持科学精准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2年以来,全市26个成员单位累计开展内部抽查66次,多部门联合抽查23次,抽查结果公示率100%,并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互认。探索推进信用监管,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将全市企业划分A、B、C、D四个信用等级,对高风险企业加密频次重点监管,实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目前,除附加库无法进行信用风险分类外,全市所有成员单位的双随机抽查全部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结果开展。
另一方面,坚持公平公正监管,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查办案件5起,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坚持“严”的主基调,扎实开展市场综合监管执法,累计查办各类案件500余起,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围绕民生热点,开展“稳价格惠民生”行动,检查各类商户420余家次,转供电体12家,教育机构30家,医疗和药品营机构80家,水电气暖行业5家,共立案90起。
便民惠企纾困 提升监管温度
在保障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的基础上,该市持续转变监管理念,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注重柔性执法,深化助企帮扶,实现了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力度与温度的均衡统一。
严格贯彻落实河北省市场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和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及基准,区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等情形,对56项首次轻微违法事项免于处罚,事项涵盖证照、广告、知识产权、计量、电子商务、药品、器械等领域。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免罚案件4起。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主动帮扶督促指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今年以来,累计帮助129余家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重塑良好信用。
点对点、面对面开展帮扶指导,帮助个体工商户、企业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实现规范经营健康发展。聚焦区域重点产业集群以及龙头企业实际需求,深入开展“帮扶问诊”,先后多次开展知识产权、计量、标准等入企服务,扎实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今年以来,先后为企业免费检定校准加油机、压力表、燃气表等各种计量器具6372台(件),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撑。
同时,该市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重点对商业银行、行政事业单位、水电气暖行业、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共查处涉企收费案件2起,向市场主体退费4.19万元。开展转供电专项整治,召开约谈告诫会,向50余家转供电主体下发提醒告诫书,督促转供电主体主动整改。目前,10家转供电主体已整改到位,停止在电价中加收其它费用。
发挥职能优势 增加服务力度
武安市以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专利商标查询、许可转让备案、质押融资需求登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等“全链条”服务。依托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帮助企业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工作,缩短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专利审查周期80%以上。
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79件,高价值专利拥有13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85件。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专利荣获河北专利奖优秀奖,14家企业取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证书。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1家,河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4家;邯郸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8家、试点单位4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1家。
武安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质量工作考核结果连续多年获得邯郸市A级等次。有序开展第三届武安市“市长质量奖”评定,对6家组织、7名个人的申报资料进行书面审核,先后组织1家组织奖、3项个人奖接受邯郸市“市长质量管理奖”的现场审核。组织新兴铸管公司申报班组中国质量奖和国家级优秀首席质量官,普阳钢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政府质量奖。大力开展钢铁行业质量提升活动,指导帮助普阳钢铁、龙凤山铸业等重点培育企业完善卓越绩效经营基础。
此外,还引导全市5家钢铁企业参加省钢铁协会组织的2022年度优秀质量管理成果评定会,参赛企业均取得良好评定成果。强化标准引领,“跑部进厅”帮助指导新峰水泥积极申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截止目前,新峰水泥已与清华大学组成团队,全力申请2023年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点项目,现省局已核审批准,已报国家局核审。
武安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