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6-26
改革网河北 今年以来,临漳县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发展思路,抓实“夯基础、育龙头、延链条”三个关键,以全方位改革将园区打造成“生产+加工+科技”全产业链发展新高地,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夯基础 打造强劲发展平台
完善服务网络。实行管委会负责制、成员单位例会制及相关机构派驻制,管委员会代表县政府对园区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监督服务。政府所属农口部门均为园区发展建设的责任主体,根据各自职责职能,谋划包装项目,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市级3家,县级12家。
健全规划体系。围绕现代农业园区远景目标,编制《临漳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6万亩,构建“一核一区一带”空间格局。一核,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占地3000余亩,以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为主。一区,即建设肉鸡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区,面积7000余亩。一带,即建设5万亩优质玉米种植带,实施农牧业精细化管理,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辐射带动农户10万户。
优化管理机制。成立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临漳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临漳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三年发展,入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园区产值达到88亿元,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达到80%以上。
育龙头 着力壮大产业集群
抓龙头带动。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家,带动家庭农场701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45家,成为带动农业发展的“火车头”。
抓科技支撑。与河北农大、中国农大等高等院校合作,启动招才引智工程,组建肉鸡产业战略联盟,创建人天科技省级科技孵化器、田田圈省级星创天地、美临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健全玉米、肉鸡技术推广三级网络,构建了辐射全域的农业服务团队。
抓品牌创建。研究制定了《农业经营主体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办法》,县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规模化种养、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以及农业科技推广。
目前,园区“两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5000余亩,美临粮油获评“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美临大豆油、冷榨花生油、永不分梨酒被评为省优质产品;5家农业企业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延链条 构建多元循环体系
重点打造“玉米-肉鸡”两条生态循环链条。玉米产业链,依托央企中环新威集团(国内首个示范性项目),从芬兰引进全球最先进、国内第一家全自动化生产线,打造了“玉米-饲料加工-养殖-有机肥--绿色生产”和“玉米秸秆--发酵-沼气发电+有机肥-有机玉米”循环产业链,年消耗秸秆20万亩,带动农户增收9100万元,不仅实现了玉米秸秆“吃干榨净”,而且实现了农作物处理“零污染、零排放”。
目前,正在推进总投资1.5亿菌种繁育基地项目,预计年产微生物菌粉2万吨,功能性微生物菌剂5万吨,实现生物菌种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肉鸡产业链,依托上市公司辽宁禾丰集团,打造“饲料加工-育苗孵化-养殖基地-屠宰分割-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年养殖能力5000万只、饲料加工能力35万吨,直接就业2000余人,带动养鸡大户1200户,辐射带动三省、四市、十六个县(区)。
通讯员/孟宪濮 李岩 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