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6-25
改革网河北 古冶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部署,以及全国、省、市妇联关于县级妇联改革破难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妇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推动县级妇联改革真“破难”。古冶区妇联2020—2022年连续三年被省妇联授予县级妇联改革破难争星行动“五星妇联”荣誉称号。
横向覆盖 建强微家阵地
阵地“全覆盖”。探索建立“单点突破,以点带面,纵横交错”的县级妇联工作新路径,以妇女微家建设为突破口,聚合更多力量服务妇女群众。在妇女微家创建工作中,通过召开专题会、深入一线调研、科学规划选址、重点指导筹建等形式,率先在省级示范妇女之家所在村(社区)培养树立了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示范点,侧重提高懂大局、重实干、能创新的女性致富带头人、文明新风领头人等优秀女性担任“妇女微家”负责人的比例,发挥妇联执委的带动作用,为妇联阵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乐舞、书香、巧手、致富、环保、创业”等各类妇女微家611家,实现了各村、社区“妇女微家”建设全覆盖,各层级、各群体、各行业领域“妇女微家”广覆盖,让妇女群众聚在微家、学在微家、乐在微家。
服务“有特色”。突出“微、特、家”工作定位,聚焦“一家一品牌”的工作目标,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着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比如,巾帼家政妇女微家,以古冶区巾帼家政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扶贫济困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唱响妇女微家就是温暖之家的主旋律;林西街道巧手微家组织空闲在家的妇女学编织、学技能,分享创业经验,带动妇女群众走上巧手致富路;刘庄书香微家位于刘庄村的一个公益性农家书屋,为村民和村内青少年提供舒适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提高村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
纵向链接 创新工作模式
立足“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在严格落实微家建设“有微阵地、有微标识、有微机制、有微家长、有系列微活动”标准的基础上,从细微处着眼,提出“一次微分享、一份微关爱、一次微服务、一场微活动”的“四个一”工作法,不断延伸服务手臂,释放妇女微家工作活力。
微分享。把“妇女微家”打造成妇联干部与群众进行谈心交流的载体,定期召开微家分享会,常态化开展妇女议事活动,妇女姐妹齐聚一堂,拉家常、聊生活、学技术、解烦恼,做好妇情民意收集采集工作,积极化解家庭邻里矛盾和生活困惑,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
微关爱。采取多种形式,关注关心关爱妇女群众特别是贫困妇女、病残妇女、老年妇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为她们排忧解难,让她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切实维护妇女权益。
微服务。经常性开展巾帼志愿服务行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组织义诊、免费理发、创建美丽庭院、打造绿色居室等,在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微家作用,参与基层治理,共建共享文明风尚。
微活动。以贴近妇女群众需求的特色活动来更好地联系妇女、服务妇女、引领妇女,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亲子运动会、“三八妇女节”茶话会、巾帼大宣讲、创业致富交流会、手工编织课堂、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倾听妇女心声,丰富妇女生活。
凝聚力量 创建“七色巾帼党建”品牌
“红色宣讲”。依托各级巾帼宣讲团师资力量,面向各界妇女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化的巡讲宣传,持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办实事”巾帼大宣讲、“寻访红色足迹”等各类宣讲活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擦亮巾帼政治底色。
“橙色公益”。组织发动各级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206支,招募来自各行各业的巾帼志愿者3000余名,开展“疫情防控,巾帼行动”、“点亮微心愿”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
“黄色温暖”。摸清辖区贫困妇女儿童底数,携手区爱心企业、巾帼志愿者,开展“把爱带回家•为困境儿童送关爱”、“心系贫困妇女,情暖困境家庭”等各类走访慰问活动。
“绿色庭院”。通过“经常晒”“定期评”“相互赛”“集中演”等多种形式,在全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现美丽庭院中心户、示范户、示范街区所有村庄全覆盖。
“青色教育”。探索建立“牵头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参与社会教育”工作模式,提升社区“家长学校”创建水平,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好家风等主题活动,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蓝色维权”。设立10个妇女维权服务站、206个婚姻家庭问题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联系点,深入推进“木兰有约”法制宣讲等活动,全方位推动妇女维权工作开展。
“金色家政”。成立“古冶福嫂·巾帼家政”宣讲团,由县乡村三级妇联主席带队下乡入村开展宣传宣讲和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创业增收。
古冶区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