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永年: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

来源:永年区委改革办作者:时间:2023-04-2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永年区破旧俗、树新风,全面革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文明新风进一步落地生根。

在婚事新办上打好组合拳

制定“一个”标准。根据永年区实际制定婚事参照标准,即:婚礼由村红白理事会承办,一天办清,不得搭建彩棚;提倡简办,反对大操大办,礼金农村不超过100元、城区不超过200元,提倡旅行结婚、集体婚礼。

印发“一份”倡议书。开展办证前置倡议活动:拒绝高价彩礼,坚持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力推喜事简办,传承勤俭节约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带头表率推动实践;树立文明乡风,助推文明风尚。

搞好“一次”宣传。明确乡村两级宣传责任,通过流动车、喇叭广播、书写标语、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大力宣传婚俗改革,提倡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杜绝大操大办,抵制高价彩礼。

举办“一次”活动。每年利用“七夕”前段时间,举办“七”待是你、“夕”缘洺州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现场宣读《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向全区传递节俭、文明婚俗改革新理念。通过打好组合拳,全区婚俗改革不断深化,婚事大操大办基本得到遏制,抵制高价彩礼深入人心,破除婚俗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得到群众积极响应。

丧事简办上探索“3332”模式

因地制宜,出台指导标准。围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生态、节地殡葬新理念”,将移风易俗作为殡葬改革头等大事,创造性提出“3332”办事标准【所有丧事办理时限不超过“3”天;参加丧事办理人员控制在“30”人以内;最多提供“3”顿饭;杜绝“二”次装棺】,进一步规范白事办理流程、规格和标准,扎实做好殡改“后半篇文章”。

强化宣传,提高群众自觉。多形式宣传“3332”办事标准和殡葬法规政策,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强化红白理事会职能,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引导群众提高移风易俗自觉性。

倡导新风,尽显易俗成效。通过实施“3332”办事标准,群众负担明显减轻,平均每场丧事减少费用1.2万元,村民自行选择骨灰盒和小墓坑节俭治丧,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配合。全区治丧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和未二次装棺的比例达到了51%和61%,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焚烧香箔、燃放鞭炮、祭祀塑料花等行为得到全面控制。

建机制保长效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升温

建立报备制度。实行红白事审批报备制度,提前申请报备,所属乡镇依据规定进行审批,对每场红白喜事活动明确责任人员,每日汇总报备,建立完善台账,严格按照乡规民约办理。

建立承诺制度。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提倡丧事简办、婚事新办,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带头遵守婚丧移风易俗规定,倡树文明节俭新风。

建立督导制度。对全区1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高价彩礼、超标宴席、大操大办、治丧时限等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交办,督促限期整改。通过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移风易俗改革效果颇佳,全区累计规范办理320余起婚丧事宜,直接为百姓节约资金估算350余万元。

永年区委改革办  张莉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