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4-20
今年以来,邢台市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双轮驱动,创新工作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市新增直接融资112.81亿元,比去年全年多增50.15亿元;1-11月企业新增贷款310.16亿元,同比多增106.84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打造企业上市的“邢台模式”。
强化资源整合,在全省率先与河北证监局、深交所、北交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汇聚政府、交易所、金融机构各方力量,开展走进交易所、证券机构座谈培训等互动交流活动,畅通企业上市渠道。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印发《邢台市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的十条政策措施》《邢台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暂行办法》,创新开展上市奖补“免申即享”服务模式,累计为企业兑现省、市、县补助资金1738.4万元,增强企业上市信心。强化包联指导,建立市县领导分包、重点联系银行包联和资本赋能专家服务队全覆盖走访机制,深入20个县(市、区)开展巡回宣讲及上市培训15场,深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50余家,助推企业驶入上市“快车道”。上述做法作为推动企业上市的“邢台模式”被河北省政府、河北证监局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全市已有22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上市储备库,在审拟上市企业2家,在辅导企业4家,其中华密新材于12月23日成功登陆北交所。
二、建立健全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在全市金融系统创新开展“金融活水润万企”“行长进企业”精准帮扶活动,组织全市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20个县(市、区)“一对一”结对子,推行“组建‘一支’专业分包团队、制定‘一套’走访帮扶方案、建立‘一项’常态化精准服务机制、建立‘一本’融资需求及问题化解工作台账”的“四个一”精准帮扶机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帮助376家企业破解资金难题,落实信贷资金125.19亿元。深化银企信息“双推送”机制,围绕省市重点项目、25条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高频次组织小团组银企对接活动18次。聚焦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创新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在线金融服务平台——“邢易融”线上服务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手段整合税务、水业、燃气、公积金等涉企信息,为企业精准画像,打造“金融超市”,实现在线撮合、精准匹配,提高银企对接质效。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12597家,入驻金融机构40家,发布特色金融产品225项,为962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25.25亿元。
三、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结合企业“亩均税收”评级,推行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发展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大对优质企业政策倾斜,切实做到扶优扶强。强化利率扶持,执行差别化信贷利率政策,协调各金融机构对“亩均税收”评级类别不同企业执行不同水平信贷利率,A、B、C、D四类企业贷款利率逐级增加,倒逼D类企业转型升级或淘汰出清。强化续贷扶持,差别化落实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强对A类、B类企业扶持帮扶力度、无条件落实无还本续贷。创新担保扶持,差别化享受无担保信贷政策,对A类企业建立绿色通道、缩短审批链条、优先发放纯信用贷款,对D类企业实行总额控制、严控新增政策。强化延贷扶持,差别化实行信贷展期政策,对有信贷展期需求的A类、B类、C类企业,实行展期支持政策,对D类企业由金融部门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等自行决定是否实行。
来源:中国数字营商论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