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导向鲜明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1-29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季晓莉

浦东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到,要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方案》还多处提到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向国际社会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认为,《方案》释放了保护外资和积极信号,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此次改革方案涉及法治方面的内容不少。首先是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中,提及在浦东新区注册的当事人“自主约定适用的特定仲裁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事调解制度规则”,根据您的经验,在这一方面目前制度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罗培新:当事人可以自主约定适用的特定仲裁规则,对于具有涉外属性的当事人而言,尤为重大。因为外国经营主体或其聘任的律师代理人可能比较熟悉瑞士、德国或香港地区的仲裁规则,允许其选定作为案件审理的仲裁规则,无疑对其更为便利。

下一步,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推进临时仲裁制度。临时仲裁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在争议发生后,由双方当事人推选仲裁员临时组成的仲裁庭进行审理。这种仲裁庭在审理终结并做出裁决后会自行解散。临时仲裁的意义在于它允许当事人在不经过正式的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快速解决争议,这有助于节省时间和成本,比机构仲裁也即管理仲裁的效率更高。

记者:《方案》提到了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应当做什么解读?

罗培新: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浦东则是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在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必须走在全国前列。例如,“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探索建立安全便利的数据流动机制,允许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安全前提下提升数据跨境流动的便利性。”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很多跨国企业希望数据不光能够在本地储存,还能够较快流通到海外,进行全球的数据汇集,从而整体设计其立足全球的工作流程和产品的服务标准。如果临港新片区能够率先探索出一套数据分类分层分级的管理机制,让数据更好流动,对市场主体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构建高标准的市场规则体系方面,《方案》也有不少突破。比如,提出要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向经营主体开放,这就很有价值。我举个例子,一家法国化妆品企业希望在地铁口布点,但不确定地铁口的人流数据,哪个时点有多少女性,她们的年龄层次等。这些数据谁有?三大运营商有。每个乘客都会携带手机,手机和个人的身份信息是绑定的。按照《方案》,一旦可以实现公共数据有序向经营主体开,对企业的经营是很有帮助的。

再比如,从一家企业用了多少电、用了多少煤气和燃气,可以看出它的经营情况。银行如果向这企业贷款,怎么能够发现企业存在违约风险?就看企业什么时候用电量明显少了,说明生产大大下降。这个数据谁掌握?电力公司。如果数据向银行开放,那么银行就能够更好地主张加速到期等权利。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