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停不下来”的德清改革“越走越宽”的发展新路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12-20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安宁

在浙江湖州,德清是区域内三个县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小县城,承担了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20余项,其中国家级53项。无论是产业技术的变革、城乡藩篱的突破,还是发展模式的迭代、体制机制的创新,德清已经把其改革模式所蕴含的思路、方法,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并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一大批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经验,形成了“停不下来”的德清改革品牌。

对于这样一个推动“大改革”的“小县城”,本报曾陆续派出多支采访团队,深入德清一线展开调研采访、把握改革脉搏、发现改革亮点。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和奋进再出发的节点上,本报记者对德清县进行了回访,探寻德清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来自哪里?近年来其改革又有哪些新举措、新探索、新成效?面向未来,德清还瞄准了哪些改革领域、争取新的突破?

问题导向倒逼改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枚红手印,掀起了中国改革进程的大潮。就在同一年,德清人也踏上了改革之路——难以维持经营的德清砖瓦厂派出几路人马寻找项目,最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找到了一个先进多功能材料开发的项目,并在1983年10月20日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

改革浪潮里这朵本不起眼的小浪花,直接推动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变革,拉开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2003年,习近平同志来到这一模式发源地——华莹电子有限公司调研,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如今,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德清模式”逐渐从创立初期单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为政府引导、金融支撑的“政产学研金介用”相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怎么样通过改革解决,这是一把金钥匙。”德清县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坦言,德清的改革中,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比如,为解决农村百姓外出打工导致家庭承包田无人耕种的问题,德清沈家墩村以集体名义、以入股形式成片承包农田,统一出租给种养殖大户,催生了“股票田”改革的萌芽;为解决农村沉睡资产问题,开展农村“三块地”改革;为破解发展粗放问题,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等。

从首创“股票田”到“三块地”改革;从优化政府服务、“最多跑一次”到推行“标准地”改善营商环境;从“多规合一”到户籍制度改革让33项城乡差异政策全面并轨……德清大地上,城乡处处涌动着改革的热潮,220余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在这里开展。诸多“全国第一”“全省首个”,标记着德清一次次先发领跑的新起点。改革创新,就像是根植于55万德清人民血液中的基因,引领着德清人一路披荆斩棘。

改革重塑着德清的气质,更成为这座小县城发展坐上“火箭”的密钥。45年间,德清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42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658.2亿元,增长463倍,可以说“现在一天超过过去一年”。

群众所急加快改

随着各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已基本成型,面对治理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德清以“停不下来”的改革精神,再次主动“出击”,创新推行一大批“微改革”项目,进一步找准需求、谋划场景,破解县域发展难题困境、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德清县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说,“微改革”的题目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老百姓出题目,政府部门积极研究,在体制机制上做力所能及的调整,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更好的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微改革”看似“动小手术”,实则大有可为。比如,特殊群体配药难是老百姓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有些病可能全县就一两个病人,老百姓为了配药,要奔波于杭州、上海等地。为此,德清探索实施“特殊用药需求保障”微改革项目,摸排全县近200家医药机构备药情况,梳理全县特殊病药品的市场需求量,制定艾普拉唑等121个特殊药品(包括97种国家谈判药)清单,指导各医疗机构为特殊药品备药并开设特需申请,为特殊用药需求打通关键环节。项目实施三年来,参保人员在县域内医药机构配取特殊药品12.5万余人次,涉及相关药品金额1650余万元。

“这些‘手术’切口很小,但只要做深做实,老百姓就会在某个方面受益。”德清县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溢出对老百姓浓厚的感情。

据了解,目前,德清县每年都会推出两批次“微改革”。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推进实施8批次137项“微改革”项目,覆盖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民生事业等各领域,真正让改革红利更可感、有温度,也有力助推完善县域治理体系、提升县域治理能力。

发展导向主动改

2022年5月,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德清。这是联合国秘书处在华设立的首个直属专门机构。小小县城何以赢得联合国青睐?这就要提到一场长达10年的提前谋划。

时针拨回到2011年5月24日,当时的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与德清县人民政府签约,双方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德清重点打造地理信息产业。2012年,联合国统计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中国—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会议,落在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2018年,通过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的召开,德清向来自全球108个国家的1300余名参会嘉宾,展示了地理信息产业的“金名片”。

“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个过程中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改革的思维、以改革的方法来撬动发展,我们称之为改革先行换发展主动。”德清县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智慧汽车”等相关新兴产业项目的持续推进,德清构建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持续做大做强测绘地理信息主链、产业规模达90亿元的基础上,聚焦车联网和北斗时空两大方向,大力推动“地理信息+”跨界融合发展,布局打造车联智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引领赋能县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目前已形成以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绿色智能家居为三大优势产业,“地理信息+”、通用航空为两大特色产业,北斗时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为三大未来产业的“323”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今年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顺利召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牌子和重大科创载体的落地,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新使命新定位。

据介绍,接下来,德清将紧紧围绕使命所向、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以改革助力加快打造“国际地信科学城”。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45年来,“停不下来”的改革精神,让德清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