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

当前位置:首页 >

主打“同步”“同等” 沅州新城加速融入新型城镇化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3-09-17

湖南芷江县多措并举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与县城区高度融合发展

□江满平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邢成敏

“我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沅州新城通公交车,有快递代办点,有供电服务站,所有基础设施与城里配套,搬迁群众待遇与城市居民一样。”9月4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海峡路社区工作人员肖娟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芷江县建有集中安置点18个,分布于15个乡镇,共安置693户2642人,其中500人以上大型集中安置区1个,即沅州新城安置区,共安置415户1572人。近年来,该县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能致富”基础上,着力推动沅州新城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同步规划

沅州新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地处芷江县城东郊,距离城区约1公里。在规划安置区建设时,即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道路、公交、供电、自来水、幼儿园、小学、医务室、养老机构等与县城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今年,安置区又将燃气管道、邮政、快递、银行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建设规划。眼下,安置区燃气管道与城区管道对接,还新增了邮政、快递沅州新城营业网点,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安置区还利用沅州新城邻街门面开发大型二手车市场4家,今年1~8月销售二手车300余辆,后期还将与芷江县旅游投资开发公司、芷江受降纪念馆等单位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接,规划修建怀化最大的旅游产品超市。

素质教育同步开展

“以前我怕和人打交道,现在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懂得了怎么过马路、怎么在手机上缴费、怎么处理好和小区人员的关系等,感觉自己已不是乡里人,而是真正的城里人了。”搬迁户钟传荣感慨地说。

近年来,芷江县出台提升新市民素质实施方案,将沅州新城安置区居民素质培训教育纳入城市居民素质培训教育内容,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即文明理念塑造工程、文明交通倡导工程、文明生态共建工程、文明服务提升工程、爱心文化弘扬工程、文明习俗培育工程。

易地搬迁群众同步参加城区居民培训,同步获得培训教育资料,同步参加实践活动……在沅州新城安置区,文明礼貌、人际关系、网上缴费、交通安全、防电信诈骗、电器使用等知识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就业机会均等公平

“多亏政府帮忙,安排我在沅州新城安置区打扫卫生,一年收入接近2万元,家里走出了困境。”曾因身体不好多年找不到工作的搬迁户张良美感激地说。

据了解,像张良美这样通过市场或自身努力无法实现就业的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家庭,通过政府开发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或推荐合适岗位,实现就业157人。目前,除整户无劳动力家庭外的“零就业”家庭都实现了就业。

近年来,芷江县不断加强易地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坚持日常培训与突击培训相结合、普通技能培训与岗位技能需求培训相结合,力求不出现因缺技能而被退出工作岗位的现象。

线上线下就业信息同步发布,打出搬迁户稳就业“组合拳”。芷江县就业服务中心在发布用工招聘信息、进行求职登记、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面,都会同步将易地搬迁群众纳入其中。

政策待遇同等享受

“虽然户口还在乡里,但并不影响小孩进入县城第一幼儿园海峡路分园。”9月1日,沅州新城易地搬迁户夏方方高兴地说,在子女入学方面,易地搬迁户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政策,可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学。

同时,易地搬迁户搬迁前属于低保户的,继续享受低保政策;搬迁入住后符合纳入低保条件的,按政策纳入低保;低保对象户口是否迁入城镇,都一样按政策享受低保;搬迁群众的养老、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达到城市居民同等水平。

此外,易地搬迁公益性岗位人员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待遇;易地搬迁居民发展产业享受与城区居民相同政策待遇,同步规划金融支持、创业支持等;易地搬迁安置区公共卫生环境维护同样享受与城区相同待遇。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