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

当前位置:首页 >

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开展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6-29

□本报记者程晖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党支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价格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悟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做好监测分析预警

为保供稳价赢得主动

“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为增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的前瞻性、精准性,价格司坚持关口前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市场和价格监测分析预警。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每日跟踪粮油肉蛋菜等20多种商品市场和价格形势。组织价格司内18位年轻同志紧盯36个大中城市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和价格变化,异常情况即时报告。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若干调研组赴近10个省份40多家企业开展生猪市场形势调研,及时准确掌握生猪市场动态。赴粮食、蔬菜主产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农户、加工流通企业,了解市场和价格变化第一手情况。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基层同志话价格”活动,邀请60多位基层价格主管部门同志视频或现场参加价格司党支部“学思讲”学习会,交流保供稳价等工作情况及经验,共商工作改进思路。

三是聚力分析研判。常态化组织行业协会、市场机构和业内专家会商,提前研判市场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建立初级产品跨界分析师制度,全司年轻同志每人负责1~2个品种,每半月召开会议会商分析各品种市场和价格情况,强化风险预警和对策分析。指导各地探索开展供需平衡分析,为精准调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完善保供稳价机制

狠抓调控措施落地见效

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出台以来,价格司狠抓任务落实,确保保供稳价各项措施取得实效。

一是创新“抓手”。创新建立调度通报、考核、督查、经验推广4个“抓手”,定期调度通报各地机制建设情况,将核心举措和重要指标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持续梳理汇编经验材料供各地参考借鉴。

二是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密切跟踪36个大中城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情况,对价格涨幅较大的城市及时提示提醒。

三是丰富“工具箱”。指导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补齐补强调控手段,创新调控方式,通过保有基本菜地面积、生猪产能等方式加强生产供应,采取减免批发市场进场费、摊位租金等方式降低流通成本,强化产销对接,充实成品粮油、猪肉、冬春蔬菜等储备并及时投放。

四是加强对地方工作指导。通过召开视频会、现场会、组织联合调研等方式,促进各地互学互鉴。2023年4月在安徽合肥召开平价销售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动各地建立和完善平价销售机制,打造精准有力的调控工具。

聚焦重点品种时段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价格司一手“抓重点”,强化重点品种、重要时段价格调控,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跨周期、逆周期调节措施缓解“贱伤农、贵伤民”问题,同时做好应急调控和市场预期引导;一手“兜底线”,加大物价补贴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精准做好粮食、生猪等重点品种调控。粮食方面,2023年早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均上调2分钱,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生猪方面,针对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开展中央冻猪肉收储,同步强化市场预期引导,推动生猪价格回升,促进生猪产能总体稳定。

二是周密做好重要时段和应急保供稳价工作。元旦、春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指导各地加强保供稳价工作,保障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同时,针对极端天气、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指导各地完善应急预案,遇突发事件时果断采取针对性调控手段保障供应、稳定价格。

三是积极引导市场预期赢得舆论主动。强化正面宣传和引导,多次开展集中宣传,及时发布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的信息以及政府采取的保供稳价措施,让群众放心;密切关注舆情变化,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四是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着力完善补贴机制设计,优化启动条件,扩大保障范围,阶段性提标扩围“降门槛”,并优化补贴发放时效、资金保障等具体实施措施。2020年以来,各地累计发放物价补贴约37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3亿人次,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增强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