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

当前位置:首页 >

既有“一马当先” 更有“万马奔腾”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的重大区域战略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11-25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程晖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十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年来,我国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形成优势互补、东西互动、南北协同、纵横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中央综合展区,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墨并不多,只有两块折叠成90度的展板,一张港珠澳大桥作为铺底的照片贯穿展板,一张立体的中国地图处于展板中心的位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行金灿灿的大字在地图边上整齐排列。在左边的展板上,有四幅图片分别是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四个区域协调发展的画面,右边展板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4日,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前,赴三峡大坝左岸电站考察时同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工作人员代表亲切交流合影的大幅照片。

“虽然在中央综合展区只有两个展板的内容,但是分量很重。我国形成以区域重大战略为引领、以四大区域板块为基础的区域协调发展框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研究员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紧紧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得到不断提高,这在其他省市的展板中都有重要的体现。”

作为一直研究区域战略的专家,贾若祥认为,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形成了以城镇“点”上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面”上高水平协调发展模式,既有区域上的“一马当先”,更有区域上的“万马奔腾”。

在粤港澳展区,这个展区像一个大的客厅,粤港澳三地展板环形拥抱,没有空间的阻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展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展示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果,其中,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航空航运和国际科创中心等方面的建设成就。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增长至12.6万亿元,其中的横琴、前海、南沙升格为国家级重大战略平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斐然”这一板块专门介绍了广东省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广东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牵引,携手港澳,向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迈出坚实步伐。该展板陈列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影响力、辐射力不断提升,2021年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客流量为4377万人次,首次居全球第一。除互联互通的交通设施外,展板还陈列了粤港澳地区的多方合作。在供港物资保障方面,2012年至2021年,东深供水工程累计对港供水72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供应量的73%。此外,通过2012年和2022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比图,展示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在成就展上,记者从各个省份的展板中,都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精心部署的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推动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方向阔步前行,区域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地区特色优势更加彰显。

穿过一条“海底隧道”,置身于此,只见鱼游海底、鸟飞蓝天、红树成林,记者来到了主题成就展的海南单元。海南自贸港建设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的重大区域政策。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明显”部分,不少观众通过展览了解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情况和成就。在“聚焦现代产业与区域协调谱写海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部分,有的观众体验了海南“产业树”触摸屏,玩起了海南产业发展互动小游戏。从海南的六大板块、选取的95张图片以及视频、互动展示、实物展品中,参观者能深刻地感受到10年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北京展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就展示沙盘展示了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北京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协同联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率先突破。自2014年以来,流向天津、河北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60亿元。在湖南展区,湖南立足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推进区域大协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展区,东北虎的实物标本和一张雌性东北虎携带两只幼虎外出觅食的图片颇为吸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达到50只以上,野生东北豹种群数量达到60只以上。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痼疾”多、发展路径倚重倚能“转舵”慢,面临抓保护与促发展的双重历史重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和部署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各地紧紧抓住机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新局面。在宁夏展区,宁夏率先在黄河流域开展“四水四定”,深入推进“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在青海展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画出民族团结同心圆”四个单元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专题展示,能够看到青海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努力。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目前水质状况为优比例达100%;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由2012年的3.3万吨增至10.85万吨,栖息水鸟数量由10万余只增至57.1万只,普氏原羚数量由870余只增至2800余只,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的杨扬作为援青干部在负责青海展区的相关工作。他告诉记者:“援青以来,我深刻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这一责任的忠诚和担当,深刻感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青海这片大美热土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深刻感受到了青海人民对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更美好生活的渴望。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入熟悉省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年努力不寻常,区域协调发展让中华大地展现出新图景。展望未来,“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做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必将更加写实写深。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