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三位一体”稳稳托起发展第一要务

——透过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词看新征程上的中国发展③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2-12-21

□本报记者田新元

近日,在浩瀚太空中,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这是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这是备受瞩目的历史时刻,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新高度。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载人航天,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新时代十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必须“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相互融合又各有侧重。

改革开放40多年间,我们依靠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发展,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创造了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发展奇迹。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心任务、首要任务、第一要务,都与发展密切相关。发展,摆在新时代新征程极为重要位置。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迈进新时代,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了我国必须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

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离不开科技创新事业。

科技创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坚持科技创新,就是要为生产力发展扫清技术障碍、创造科学条件,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第一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在本质上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教育事关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兴旺发达,在三者中居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没有良好的教育,就不会有发达的科技和大量的人才。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人才主要经由教育培育而成。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过去十年,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每年全国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输送数以千万计毕业生,继续教育为各行各业培训上亿人次,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铺平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助力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科技论述的基础上,针对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和我国科技发展任务,提出的一个创造性论断。

这一论断,把对科技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在这一重要论断影响下,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此,我国科技事业开启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是教育和科技进一步革新的关键智力资源,没有人才,教育和科技就很难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实质上是互相分不开的一个统一体。我们只有将三者视为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靠科技,归根结底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三个第一”看似独立,其实质统筹于科技发展的三个方面,指向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质量和成色。

飞向浩瀚星空,建造太空家园,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30年。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确立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的第三步,正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30年,弹指一挥;30载,永攀新高;30个春夏秋冬,“三步走”步步实现。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航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工程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我国已经完成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突破了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登月任务实施方案。这些工作为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具备全面开展工程实施的条件,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不仅载人航天,近年来,我国的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一些卡脖子的问题被攻破,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从十年前第34名到如今第11名,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把国家发展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正是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三个第一”的底气和志气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个第一”的重申和强调,既是对以往发展经验的总结提炼,亦是对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将加快变成现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