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

当前位置:首页 >

稳经济保民生 纾危解困落下“及时雨”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05-25

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家政、旅游等服务业出台扶持措施,最大限度缓解疫情影响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程晖

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第六大措施为“保障基本民生。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复杂严峻的态势一直持续,国常会当下提出一揽子稳经济保民生的措施,对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受疫情影响地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保障特殊困难人群和社会脆弱群体的生活而言意义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璐说:“我们看到,受疫情影响,除了制度上明确标准的救助对象、特殊困难群体以外,还出现了大量特殊时期下的临时困难群体。比如,滞留涉疫地区的流动人口、受疫情影响短暂失业的农民工、封管控小区内独居高龄老年人以及原先的贫困边缘和低收入人群等,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3月以来,新一轮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个省市蔓延,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被迫按下暂停键。疫情之下,家政、旅游等一些服务业受到冲击。一位家政从业者告诉记者:“疫情对上海家政服务业的冲击非常大。一家上海本地的家政企业2020年订单比2019年大幅度下降,2021年总体回升,但在2022年3月开始的这一轮疫情中,企业受到重创,订单几乎跌到了冰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进行多方调研后,日前与商务部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9部分33条具体任务。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召开的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说,近年来,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但“找不到、留不住、不满意”等痛点堵点难点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之下,家政服务业还面临需求疲软、成本剧增、人员流失、预期减弱等问题。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工作要点提出的33条举措,进一步聚焦三方面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人群,提升家政服务质量。统筹考虑社区婴幼儿照护设施与家庭服务网点嵌入,鼓励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统筹家政社区服务网点与老年食堂设置,鼓励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开办社区长者饭堂,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聚焦融合发展,创新家政服务业态。在智慧家政等领域组织实施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推动家政企业线上与城市生活网相融合,线下与快递、干洗、配送等业态相融合。推动第三方举办家政博览会,打造全国性融合创新平台。

聚焦重大战略,优化家政服务能力。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家政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区域供需合作,推动各级工会、妇联家政培训50万人次以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纾困解难力度,积极引导家政服务业在危机中寻转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比如,在加大保障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家政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强化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对家政企业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倾斜支持。落实家政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原则下,提供针对家政服务业的专属融资服务。以家政产业园区、员工制家政企业和家政培训机构为重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家政从业人员住房保障,落实家政服务员分类体检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家政企业在家政服务人员同意的前提下,免费为其增加体检项目。

在对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出台相关政策,提出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同时,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等。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包括这次国常会研究提出做好失业保障、启动社会救助标准上浮机制等措施,都是针对现实问题的‘及时雨’。希望各地将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做好传统保障人群和各类阶段性困难群体的保障。”李璐说。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