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双重”工程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3-01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系列报道之四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吕书雅 王健生 田新元 袁琳

被誉为“山地公园省”的贵州,实现了石上“开花”岩山“结果”的精彩蝶变;大兴安岭林下灌木丛中的蓝莓、蔓越莓、杜鹃,在龙江大地汇聚起向上的蓬勃力量;黄河三角洲为互花米草治理开出“战草”良方,使昔日的“绿色沙漠”变成生物栖息的乐园;内蒙古自治区依托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将千年前沙漠里的一声叹息演变成如今的一段传奇……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奔腾数千公里后在山东省东营市汇入渤海,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孕育出了中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东营市融媒体中心 陈文新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总体呈稳定向好趋势。翻开中国版图,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亮眼成绩单正在铺展开来。

系统治理提升环境质量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水里、城市农村、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仔细了解当地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说:“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从探索到形成方案,从试点到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实施,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新路径。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规划布局9个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并推动生态领域有关工程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

《“双重”规划》及9项专项建设规划印发实施后,各地区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状况,结合当地生态功能区和工程布局,相应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实施方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理念和要求也逐步落实落地。

一份亮丽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更写在人民心头上。《“双重”规划》的推进实施,提高了各地生态环境质量,为各地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奠定了重要基础。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配合国家林草局编制印发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系统提出了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同时,在相关项目审核中,对各地结合相关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谋划的一些产业类项目,都予以了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同时,积极推动相关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资源禀赋释放生态能量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北生态安全防护屏障,8万余平方公里的林区,山脉绵延不绝,江河川流不息。依托森林生态保育工程,大兴安岭通过全面加强森林经营,修复退化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和增强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物种保护等生态功能,稳步推进了重要栖息地保护、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大兴安岭林区走向转型发展之路,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寒地试车等多种产业蓬勃发展,冷资源释放出热能量,林区群众正从“绿水青山”中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我们坚持保护优先,利用为基,让林下经济富民增收。”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李会平表示,将重点推进林禽、林畜、林蜂、林菌、林果、林药、林服和林下景观利用等模式,强化资源管理与利用,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2022年黑龙江省全年林下产业总产值实现814亿元,食用菌产业产量达25万吨,拥有东宁和苇河两个大型食用菌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占全国60%以上,山野菜人工栽培面积突破20万亩,稳居全国第一,中国北方高档特色肉食品、高品质皮毛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正在形成。

结合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各地围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了大量探索。

湖北对清江、堵河、澴河等流域的生态修复项目作了统筹规划,在上游地区种植水源涵养林的基础上,在中游地区重点种植速生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下游地区着力发展果树、药材和牧草,还在郧阳区打造了油橄榄育苗、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促进15个乡镇5000余农户有效增收。河南结合相关项目建设,新建优质林果基地20万亩,改扩建木本油料基地22.6万亩,新发展林下种养殖141.74万亩。重庆重点发展桢楠、油茶、油橄榄等特色经济林1782万亩,推进山林资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广西维都林场,油茶产业点亮了这片传统国有林场的发展之路。“林场现有油茶林1.2万亩,油茶种植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油茶产量在稳步提升。”在林场技术员罗曼看来,通过油茶种植,周边老百姓也看到了希望,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广西有油茶林88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11%,年产茶籽50多万吨,综合产值超过42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生态伤疤变为绿色增量

多年来,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逐步推进,许多“生态伤疤”逐渐被抚平,成为绿色发展“新增长极”。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贵州在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了水变清、荒变绿、绿变富的精彩蝶变。

贵州省安顺市林业局副局长杨大盛表示,贵州作为长江中上游的生态屏障,通过“双重”规划的实施,一方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通过退化林修复,以及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的建设,促进当地老百姓增收。

石山“开花”,岩山“结果”,就是生态伤疤转变为绿色增量的生动实践。石山怎么开花?岩山如何结果?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林业局局长李光梅向记者介绍,猫洞乡和谐村属于重度石漠化地区,干旱比较严重,这里种了大量本地的梭筛桃。

“基于对桃子产业的发展,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一系列的水池。这些水池全部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在干旱的时候可以解决梭筛桃以及附近一些农业产业的浇灌问题。如今一亩地可以有上万元收益,这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李光梅说。

与贵州不同的是,内蒙古阿拉善盟因沙而名、因沙而兴,有人人向往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相同的是,阿拉善也有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从草场退化到梭梭成林,从沙吹人跑到人们返乡创业,宗别立镇茫来嘎查党支部委员王刚见证了沙漠治理的成效。“大面积种植梭梭,推动了产业转型,通过改进嫁接技术,每年每户肉苁蓉产业收益就有8万~10万元。”种植梭梭不仅绿了沙漠,更鼓了农牧民的“钱袋子”。

不仅如此,阿拉善还跑出绿能转型发展“加速度”。据了解,阿拉善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土地8.93万平方公里,打造“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预计到2025年全盟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盟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80%;预计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以上。

宁夏也探索出绿色发展新路子。与新能源产业相结合,实施了“草方格+灌草”生态治理2.6万亩,探索建设“光伏+治沙”新模式示范项目。与文旅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沙漠文化旅游、沙漠体育康养、沙漠科普研学、沙漠光伏云基地等沙漠经济,探索出了一条沙漠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路径。

在《“双重”规划》指导下,如今,越来越多地区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依靠科学治理、苦干实干,抚平一块块“大地伤疤”,让水源得到涵养,水土得以保持,戈壁沙海成金山,昔日废水荒山变绿水青山。

既要生态绿色,又要生态财富。“两山论”的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惠民,让群众在绿水青山中收获幸福。未来,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大美中国画卷里的“绿”意会更浓,“绿”能会更足!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