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寻找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成功的“密码”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11-13

——来自《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发布会的报道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王晓涛

11月7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了《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浙江、江苏、山东3省表现抢眼,上榜县域总数超过百强县半数,分别占27席、21席和11席。从区域分布看,全国上榜县域的分布极不均衡。其中,东部地区占70席,中部地区占20席,西部地区占6席,东北地区占4席。与2022年相比变化不大,东部地区上榜县域数量增加2席,中部和东北地区上榜数量各减少1席,西部地区保持不变。

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阮崇信在解读《报告》时表示,县域厚植投资环境沃土,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做法。

阮崇信在分析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时,将之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联动融合、平台驱动、数字建设。

通过联动融合,优化投资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单靠一个单位或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只有依靠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联动融合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凝聚合力。各县域在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擦亮投资环境品牌,以要素整合、联动协作、融通融合为主要抓手,推动营商环境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例如,江阴市通过各个部门的联动融合,整合要素资源,打造“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平台驱动,优化投资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平台驱动体现了各县域对综合集成、服务改革、创新引领的把握,推动民营企业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例如,太仓市以“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改革。通过科学构建各类平台,各县域纷纷打造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够集聚各类资源要素的强大磁场。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通过数字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和优化,能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例如,义乌市数字化赋能贸易交易,借助数字化手段,将数以百万计的商铺和产品搬到“网”上,推出首位“数字老板娘”。为采购商提供宣传指引服务,为经营者提前储备商机。

阮崇信认为,县域投资优化有四大抓手。

一是推进“数字+”赋能,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针对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议县域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县域自身实际与“数字+”赋能相结合,推动县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化转型发展,突破转型瓶颈,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产业链生态信息汇集和生产调度,提升县域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竞争力。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针对县域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建议县域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发展,强化各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整合,提高部门、区域协同合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三是推动要素升级,激活发展新动力。针对县域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县域推进技术、能源、创新等要素提档升级,形成独特的、具有县域特色的数据要素,进而可将数据要素与县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进行交互、联动、融合,激发出新的数字要素竞争力,增强各类要素及要素组合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

四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打造一流投资环境。打造一流投资环境需要长期坚持有效的优化措施,建议继续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机制化服务体系,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强化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手段,对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和企业需求的做法要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服务机制,为有效打造县域一流投资环境提供助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