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文旅文创赋能 “中华字都”“火出圈”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9-17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李宏伟

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单字最高可奖励10万元——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2016年面向社会发布的“悬赏令”,至今依然有效。中国文字博物馆称,将长期坚持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征集工作。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大前推。

作为七朝古都,河南省安阳市以殷墟闻名。9月8日,“一片甲骨惊天下”2023中华字都·安阳文旅招商推介会在安阳市举办,旨在创新性发挥安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擦亮“中华字都”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文旅融合发展

激活经济新引擎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安阳的由衷赞誉。

如今,安阳这座城市正在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未来,展现出古都的辉煌与现代城市的崛起。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表示,近年来,安阳全面贯彻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关于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决策部署,聚焦“汉文字”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全力擦亮“殷墟甲骨文”历史文化标识,着力打造“中华字都”、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走出一条文脉传承创新、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子。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安阳市接待国内游客2960.1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620.68万人次,同比增长121.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3.5%;国内旅游收入337.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9.2亿元,同比增长212.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9.2%。

文旅融合发展,激活经济新引擎。本次会议重点推介了“点亮殷墟”数字遗址公园、“一字连城”国漫不夜城、三国文旅小镇等11个重点文旅招商项目,发布了“字游字在”汉字研学、古建筑研学、“红色印记”红色研学、家风寻根研学、自然航空科考探秘研学五大主题研学旅游线路。此外,围绕传统文化、红色演艺、工业旅游、康养度假、文化研学等,安阳市有关单位与国内文旅企业现场签署了13项合作协议,涉及投资金额43.5亿元。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2023安阳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表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安阳市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行动、有作为、有声势,是主阵地、先行区,要勇挑重担冲在前、干在先,乘势而上做引领、当示范,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

殷墟作轴

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刀笔留痕,甲骨呈奇。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甲骨文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一类。

1928年10月,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挥出第一铲,拉开了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在此之前,人们对商王朝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史记》中区区3000余字的记载。

金秋九月,穿城而过的洹河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行走在安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甲骨文元素,时刻昭示着这座城市与甲骨文的不解之缘。

在洹河南岸,走过仿照甲骨文象形字“门”建造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入口处,立着一方大石,上书红色的甲骨文“福”字,不时有游客在此合影留念。讲解员介绍说:“这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福’字的前身,由象形部首演化得来。‘福’整个字的意思是,一个人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保佑。”

“原来甲骨文的‘福’是这样写的,我要发个朋友圈,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同行的游人边欣赏边拿着手机拍照。

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确的手工业体系……人们在殷墟博物馆里感受3000多年前商人的鲜活日常,在“一片甲骨惊天下”的讲解词中领略中国已知最古老文字的神秘风采。

在安阳的地标性建筑——中国文字博物馆内,可以直观地看到汉字的演变过程。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这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系统诠释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堪称“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中华字都,福圣之地。在安阳,不仅可以寻访汉字之源、鉴赏青铜之美、体验考古之妙,安阳还是周易发源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武丁中兴、傅说拜相、曹操邺城发迹、岳飞精忠报国等名人典故百世流芳。正如袁家健所说,走进安阳,可以穿越时空,尽享历史人文之美;可以乐而忘忧,尽享山水风光之美;可以洗涤灵魂,尽享震撼人心之美;可以驭风而行,尽享自由翱翔之美;可以放情逐梦,尽享潜力无限之美。

强化IP塑造

丰富旅游业态

“文旅是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场景。”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认为,在文旅融合与全域旅游背景下,资源不再局限于地理范畴和历史文物范畴,知识型、文化创意型、数字艺术型的新资源更为重要。需要用新资源观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新消费趋势打造属于这个时代,并为大众所喜爱的新产品、新业态。

袁家健表示,各级各部门应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在抢抓机遇中推动安阳市文旅事业、文旅产业发展,为安阳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新动能、新支撑。他提出,要强化IP塑造,打造“中华字都”城市形象品牌;要赓续历史文脉,抓好殷墟遗址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要注重品质提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能力;要培育经营主体,发展全链条文创产业;要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新文旅;要强化数智赋能,提升文旅智慧化水平;要加强宣传推介,做好“出圈”文章。

李延庆表示,下一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支持安阳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大遗址保护利用、涉旅文物保护单位“两权分离”改革、博物馆文创等领域先行先试;支持安阳打造国际考古旅游示范区,把安阳殷墟、曹操高陵等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考古旅游目的地,把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打造成为文旅文创新地标;支持安阳建设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研学旅游精品课程、品牌线路、示范基地(营地),把安阳打造成为国际研学旅游大课堂。

据介绍,接下来几个月,安阳将陆续举办世界易经大会、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国际汉字大会、第十九届世界漫画大会等重大文旅活动。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