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多重有利条件推动就业形势稳步向好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3-09-13

□魏国学

随着经济恢复,我国就业形势逐渐呈现稳步向好态势。一方面,失业率整体回落。2023年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5~59岁城镇劳动力失业率为4.1%,已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水平。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失业率为4.9%,处于2023年以来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就业规模扩大。2023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截至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59万人,超过3000万人的全年目标。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68万人、困难人员就业87万人,同比均有增加。

尽管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就业问题持续存在,但随着积极因素增多,下半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一是总需求复苏和供给侧改革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保障。总需求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持续推动经济恢复向好,并带动企业增加用工需求。从消费看,消费和就业将进一步互促共进,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健身体育、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服务业将保持较快增长,有能力带动就业量的提升。从投资看,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高技术服务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投资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新热点不断形成,将涌现新的就业增长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孕育就业新增长点,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等层面不断改善就业质量。

二是劳动力供需匹配机制经过半年磨合后趋于顺畅。经过半年的适应期,劳动者逐渐走出疫情影响,下半年能够更快更好更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这将有效提高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衔接效率。2023年上半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步恢复常态,招聘和培训等活动重回机动灵活的常态,用工机制加快修复,下半年能更有效地向劳动者创造并输送更多岗位。

三是高校毕业生集中求职的供给冲击大幅减弱。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人,2022年的秋招大范围受困于疫情,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大量青年人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增速快于经济恢复速度,青年失业率从3月份就开始快速上升,统计数据也实时反映了相关压力。然而,这是特殊阶段的特殊现象。预计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将超过1100万人,但随着校招在2023年下半年逐步回归疫情前常态,线下招聘、跨区域求职等重归通畅,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节奏、分梯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失业率也将按历史规律回落,2024年上半年快速冲高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将在宏观层面显著改善投资和消费预期。

四是稳就业工作被提升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今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强调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要求各地持续加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稳就业。下半年相关政策将更实更细,衔接更紧,能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支持政策和就业成效紧密挂钩,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将得到更大的实质性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等得到进一步落实,将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活力。公共就业信息平台、零工市场等建设进程加快,有助于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

总体来看,我国就业形势跟随经济恢复步伐,正在向常态化状态回归。2023年下半年,既要对就业的潜在困难准备充分,兜住底线,更要用好积极条件,增强促进稳就业的信心。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