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持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9-10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编著的《深学笃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书中刊登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题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文章。文章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具有开创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决策部署。

文章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形势使然、大势所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等重大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5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文章重点介绍五方面成果:一是“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去产能工作扎实展开,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等手段,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推动“僵尸企业”出清,钢铁和煤炭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快速回升,行业供求矛盾有效缓解。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降成本持续向纵深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清理规范,“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企业用工、用能、物流等成本不断降低,2021年我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5.1%,比“十二五”末下降3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活力持续释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84名跃升至第31名。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加大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企业活力持续迸发,“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净增经营主体1247.7万户,累计新办涉税主体5874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7.2%。

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到2022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从8.4∶40.8∶50.8调整为7.3∶39.9∶52.8,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7%,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持续巩固,数百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比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壮大,成为制造业发展新引擎。

四是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2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从2015年到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4.8%提升到17.4%。

五是产业发展加快向绿色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7%的经济增长,从2015年到2022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63.8%降至56.2%。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2.8%;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达87.9%。

文章强调,面向未来,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刘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