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落实“首违不罚”清单彰显税务精确执法温度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3-08-25

湖北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税务局推进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

2021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2022年,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税务局(以下简称“武经(汉南区)税务局”)开展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改革事项先行区创建工作。

武经(汉南区)税务局以落实《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为契机,以“逾期未申报”事项为突破口,再造不予税务行政处罚业务流程,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强化法治信息分析运用,不断推进税务精确执法,助推精细服务、精准监管,努力构建“四精共进”新格局,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着力提升税收法治化水平。

定方案组专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并不断完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具体实施步骤,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责任。抽选不同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并对标工作任务,细分专班工作职能,分工明确,共同完成改革目标。

写规则定规范。结合前期试点工作实际,并对比其他地区做法,起草了区局“首违不罚”适用规则,明确了事项的条件、口径、流程、文书等内容,为制定全省规则奠定了基础。参照《税收征管操作规范》设计了“首违不罚”业务规范,编写了《“首违不罚”事项操作手册》。实现了“首违不罚”办理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基层执法人员提供系统操作指引。

开展数据测试。为了提出有针对性的系统优化方案,在授权下开展数据测试,前后累计测试380余户次,测试事项1250余项,并结合实践,设计完善“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功能优化需求,该需求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认可并推广。

深度融合执法服务,打造柔性执法“样板”。针对税务系统现有“不予处罚”流程过于复杂、纳税人过程感知度较低等问题,武经(汉南区)税务局结合“首违不罚”“即办”“柔性”的执法特征,一是推出即时式办结,满足“首违不罚”条件的不予处罚,涉税文书由3份缩减为1份,办理时间由过去的1天缩减为“可即时办结”。二是开展靶向式普法,向纳税人发放《“首违不罚”宣教承诺》,宣讲“首违不罚”清单和注意事项,签订承诺书。三是进行全程式提醒,灵活使用微信、短信、电话等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涉税事项提示、权益告知。

全面梳理法理流程,打造规范执法“样板”。“首违不罚”作为2021年行政处罚法新修改的政策,在目前的税收征管体系中缺少具体的操作规范,也暂无相应的执行规则。武经(汉南区)税务局梳理法理理论和税收征管流程,完善规则、建立规范、编制操作手册、固化宣教服务,打造了规范执法“样板”,为“首违不罚”的落实落地铺路架桥。

着眼探索网络智控,打造智能执法“样板”。如期上线并优化了湖北省电子税务局平台“首违不罚”网上办功能。一是实现判定智能化。平台自动调取数据进行比对运算,实现了“首违不罚”构成要件的智能化判定,实现了由“人工梳理”到“智能判定”的转变。二是实现办理“非接触”化。依据不同时间节点,平台自动触发提示提醒,纳税人能够通过引导知晓办理进度和相关政策等,实现全程网上办、自助办,足不出户办理“首违不罚”。三是实现管理系统化。执法人员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事项闭环管理;可运用查询统计功能掌握本辖区的税收执法情况,为执法行为和执法风险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武经(汉南区)税务局大胆探索、勇于突破,让宽严相济、法理相容的执法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提升执法质效,收获更多执法认同,获得了基层“精确执法”改革和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经验与启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员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做到每项任务有人抓、不落空、出实绩、显实效。二是务求工作实效,将试点工作要求融入日常征管中,有效运用柔性执法方式,提升纳税人体验感、获得感,推动税务执法更加透明规范合法公正。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系统化、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办理流程,实现执法人员与纳税人体验感双向提高。

【国家税务总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税务局供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