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三个密码”探“共富”

——绍兴市柯桥区共同富裕建设纪实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8-15

柯桥以中国轻纺城市场为核心,做大做强市场批发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态,加快引聚电商、创意、物流、检测、金融等服务业,“市场+服务”双向并进,“国内+国外”双向循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2年,柯桥服务业增加值已占生产总值的46.7%,带动全区60%以上的经营主体,成为推动柯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图为2023柯桥时尚周现场。 (柯桥轻纺城建管委供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荆文娜  张洽棠

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今浙江绍兴的“柯桥共富”又是什么模样?

一组数据——51605元,是2022年度柯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字,比上年增长7.4%,远高于2022年浙江省37565元的平均水平,收入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一张名片——“中国轻纺城”,这个全国首个被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与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建立了产销关系,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一项荣誉——“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这一称号已持续了12年,成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这,只是柯桥初步勾勒“共同富裕”图景的一份草图,更加丰满的共富画卷正在逐步上色中。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柯桥,试图探寻这里的共富“密码”。在几天的调研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柯桥是一个开放包容、勇于创新、效率至上的地方。柯桥的“桥”,不仅是水乡的“桥”,也是纺织的“桥”,更是连接民心、联通世界的“桥”。

财富密码:兴商隆市,放水养鱼

“这批货能走物流吗?”“那批衣服车线不行,记得撤下来。”“这批布价格定好了吗?”“我们这批货卖得很好,都已经补货好几次了。”

在从北京往绍兴方向行驶的高铁上,记者被一群做纺织服装生意的乘客包围着,在吴侬软语的熏陶下,记者已被“纺服人”提前带上了节奏,也愈发加重了对柯桥——这个“托在布上的城市”的好奇。

说到柯桥,绕不开发达的民营经济。“绍兴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从古越的蚕织、会稽的麻布,到隋唐的越罗,明清的‘日出华舍万丈绸’,这里是有纺织底蕴的。”中国轻纺城建管委副主任余锦然向记者介绍说。改革开放后,在城市交通建设的机遇下,从柯桥古镇一条河边的布街,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的产业集群、“世界纺织看中国,中国纺织看浙江,浙江纺织在柯桥”的自信,柯桥不断地谱写和凝练着当地人民的勤劳致富经。1992年,绍兴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被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国轻纺城”,凭着一匹布,从一个区域性的专业市场,一步步晋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纺织产业是柯桥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柯桥区委书记陈豪向记者介绍,目前柯桥共有纺织企业80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887家;轻纺城市场经营户3.6万余户,经营面料5万余种,市场年成交额突破3300亿元。中国轻纺城与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建立了产销关系,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2022年,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2501.76亿元,增长6.96%;轻纺城网上成交额达809.13亿元,增长15.31%,连续31年居全国同类专业市场首位。有了轻纺业的托底,2022年,柯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1亿元、增长4.5%,总量继续位居浙江省第十。在陈豪看来,坚实的产业基础,就是柯桥共富的经济“底座”。

不过,“底座”的搭建也曾经历过阵痛。“低散乱”的产业结构,加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掣肘柯桥印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自2010年开始,柯桥谋划印染产业集聚升级。柯桥区通过“整合集聚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倒逼关停一批”,全面完成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将全区212家印染企业整合提升至110家,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基地。“我们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大力推动‘未来工厂’建设。”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柯桥印染行业的标杆企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亿元。董事长傅双利向记者介绍:“数字化转型后,我们生产能力提高了10%~15%,延期交货情况减少80%,停工待料情况减少60%。此外,自动染液输送系统在减少人为接触的同时,也改善了车间环境。”记者了解到,迎丰科技带动了当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近3000人就业。

如果说迎丰科技是柯桥印染行业一家土生土长的“巨无霸”企业,那么在柯桥,还有许许多多由“新柯桥人”(定居柯桥的外地人)组建的“小而精”的中小微企业。

来自黎巴嫩的李天明就是一名“新柯桥人”。他告诉记者,来柯桥已经6年了,不仅在这里读了大学,还开了公司、买了房、娶了金华的媳妇,目前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定居柯桥是一个对的选择,因为从萌生在这里开办公司的想法,到公司成立,整个过程只用了40天,所有相关部门都尽可能地帮助我。在柯桥,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我认为共同富裕并不仅是政府提供多少资金,而是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说到定居柯桥后对共富的理解,李天明没有过多的修饰,操着一口纯正的中文一气呵成道出他在柯桥最真实的感受。

与李天明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约旦从事家族生意的哈利。“我来柯桥前在广州做生意,之所以选择柯桥,是因为这里的面料品种丰富、质量好,价格还便宜,最重要的是政府服务好、办事效率高。”哈利说。

柯桥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县域治理的样本。没有产业的城市是空心城市,有了产业的支撑才能吸引人口的流入,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在其他地方也是可以复制的。吸引年轻人奔赴柯桥的动力,来源于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近年来,柯桥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集成式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多措并举强服务、促发展,给城市注入不少新动力

“我是学服装设计的,以前在杭州工作,2017年到柯桥创业,我们主攻户外运动面料。”杨氏纺织的创始人张斌告诉记者,创业期间对“政府搭台”的感受颇深。“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固体材料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新型抗菌材料,解决了一些行业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不仅如此,在2019年我们对接意大利的项目时,政府提供的办公园区三年优惠政策为公司节约了约100万元的成本,让公司近30名员工能够安心工作。”

“在柯桥8000多家纺织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像张斌这样的‘小而精’企业,造就了面料市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逐渐形成了轻纺城面料市场的‘橄榄型’结构。”中国轻纺城建管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中国轻纺城中高端面料占比30%、中端占比60%、低端占比10%。在她看来,柯桥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县域治理的样本。没有产业的城市是空心城市,有了产业的支撑才能吸引人口的流入,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在其他地方也是可以复制的。

吸引年轻人奔赴柯桥的动力,来源于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近年来,柯桥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集成式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多措并举强服务、促发展,给城市注入不少新动力。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2年,柯桥在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信贷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常态化;辖区企业在电力、用水、用气方面办理业务的平均时间分别减至2天、2.6天、3天,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平均用时4小时;小微企业获得信贷办理时限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是今年的‘一号改革工程’,包含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五方面环境的优化提升。”柯桥区发展改革局社会发展与改革科科长史佳萍向记者介绍,柯桥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外商发展环境综合改革,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不断优化、精简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等事关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的办事流程,确保事项办理环节不断减少、办理时间不断缩短、办理材料不重复提交,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企业获得感。

“什么是共富的‘财富密码’?对于轻纺城而言,我们主要干的一件事就是兴商隆市,放水养鱼。我们要给商家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让商户能安定下来,赚到钱,促使他们在当地安家从而带动进一步消费,这样就使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余锦然道出了最朴实无华的答案。他自豪地说:“柯桥有110多万人,其中70多万都是‘新柯桥人’,包括我在内。”

在“腾笼换鸟”后,柯桥在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基础上,推动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陈豪介绍,柯桥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泛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方向,锚定“三年破千亿”目标,依托经开区和临空示范区等国家级、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全力打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省级“新星”产业群,争创泛半导体领域全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此外,依托纺织产业,柯桥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融出了新动能。柯桥共富指导中心主任韩峰介绍,柯桥以中国轻纺城市场为核心,做大做强市场批发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态,加快引聚电商、创意、物流、检测、金融等服务业,“市场+服务”双向并进,“国内+国外”双向循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2年,柯桥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当地生产总值的46.7%,带动全区60%以上的经营主体,成为推动柯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致富密码:人勤春早,找准特色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是关键。“缩小城乡、区域、收入三大差距,实际上是要促进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关键在于‘提低’和‘扩中’。”陈豪向记者介绍,自2013年撤县设区以来,柯桥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三。2022年,全区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5元,首破“五万元”大关,跃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99,远低于浙江省平均的1.9。另外,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我理解的共富,就是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叶家堰居党总支书记、居委主任钱国地向记者讲述他对共富的认识。记者了解到,作为缩小“三大差距”的抓手,在柯桥,壮大村集体经济已经借助强村工程,以强村公司为依托,蹚出了共富工坊、“共富星村”等多种路径。

“我们是进步很快的差等生。”说起村子的变化,以前一直在外做建筑生意的钱国地对记者说,在2013年刚回到叶家堰担任致富带头人时,村子看起来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感觉,不仅村容村貌差,村集体收入也很低。在政策支持下,叶家堰广泛动员干群力量,加快推进“五星达标、3A争创”迭代升级。“通过共建共享模式,2021年,由柯岩街道作为创建主体,柯桥区旅游发展集团负责品牌运营,成立村企合股运营公司,通过积极植入乡村振兴产业内容实现共赢。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2013年17万元,到2022年350万元的飞跃,如今的村民终于过上了好日子。”钱国地自信地说,三年目标两年就提前完成,实现了从帮扶整转村向“五星3A”村、乡村振兴先行村的“蝶变”。

“人勤春早”,是像村训一样展示在棠棣村文化礼堂的关键词。该村是一个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的小山村,被称为“千年兰乡”,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在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看来,只要勤劳肯干,不愁富不起来。2022年,棠棣村以强村公司为载体,成立花满棠共富工坊,依托美丽乡村优势,立足本镇资源禀赋,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激活乡村资源、汇聚专业力量,助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花满棠共富工坊成效明显。记者了解到,工坊现有员工26人,其中吸收村民就业12人,研学游8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

陈豪介绍,柯桥已经探索形成了区域联盟型、飞地抱团型等9种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和橄榄形的强村矩阵结构,构建了区级引领、镇街主抓、村级主体的合力共促发展格局,为全区乡村共富注入了新的动能。截至2022年底,柯桥已有强村公司50家,其中,区级2家、镇级15家、村级33家。2022年镇、村级强村公司累计产生利润4700余万元,分配给各入股村达450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行稳致远。

在谢家坞村的逸品雾耕植物工厂,于大姐正在给小番茄进行人工授粉。记者看到,占地十几亩的大棚里,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只有在人工授粉或是采摘等环节才需要在大棚里工作,一个月也有将近5000元收入。谢家坞的乡村发展规划,正是在驻村指导员王江的指导下完成的。

韩峰介绍,谢家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驻村指导员制度先行先试地。为了以驻村指导员制度助推村级经济发展壮大,柯桥开展了“百名共富指导员进百村”行动,重点帮扶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进项目,盘活闲置资源,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谢家坞村党总支书记陈志芳介绍,18年来,在驻村指导员的带领下,从土地流转到引入“四季鲜果”现代农业,从争创五星到3A示范,成功打造了以“方湖白鹭、鲜果飘香”为特色的良好经济、环境生态。在全省率先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完成70%以上土地流转,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发展“四季鲜果”现代农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

大棚的丰收只是谢家坞村村民得到的红利之一,他们年终还可以得到分红。据介绍,通过“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民可以投资1000元入股项目,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大股东,共同成立强村公司,形成现代农业科技类共富工坊,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百姓共同富裕,打造共富样板。“我们村集体收入已经从原来的30多万元增加到去年底的500多万元了。”陈志芳笑着对记者说。

“兰亭方湖飞白鹭,谢家四季有鲜果。”这是谢家坞村的真实写照。记者看到,离数字大棚不远的地方,就是秀美的兰亭湖畔,而在湖的旁边,有两个露营基地。陈志芳坦言,除了依靠农业科技增收,今后由此延伸出的考察研学、游玩体验、趣味采摘等都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还可以将兰亭特色书法植入农产品包装,推动村子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又被列为全区首批“共富星村”满星达标村。

韩峰介绍,依托强村公司、龙头企业、共富工坊等载体,农民就业渠道越来越多,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此外,通过宅基地改革试点、闲置农房激活等方式,柯桥农村的闲置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也促进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活化增长。而科技力量的不断加强和兜底服务的不断深化,使得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得到有效增长。

亭山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国富强调,“在乡村发展方面,一定要有特色,因为每个村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以及其中蕴藏的内涵故事都不同,所以一定要做自己特有的村庄文化,其中存在不可复制的因素。”

幸福密码:发动群众,精细管理

说到“达人”,可能大家第一反应会联想到思想前卫的年轻人。但是在柯桥的大渡社区,有一群“银龄达人”,他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能工巧匠。拉链坏了、鞋子破了、钥匙丢了、菜刀钝了……怎么办?为了解决居民生活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事,大渡社区成立了银龄达人工坊。在这里,聚集了一群拥有一技之长的老人,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式的便捷服务。

“我们街道以大渡未来社区‘达人共富工坊’为支点,以‘共富’为标尺,以‘服务’为核心,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将‘15分钟生活圈’迭代升级为‘15分钟共富圈’,积极打造现代社区工作品牌,有效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大渡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晓鸿告诉记者,银龄达人工坊就是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就业共富平台资源链接作用,让在家“赋闲人员”成为社会发展的“赋能力量。”

“说到‘共富’,人们总是会联想到物质帮扶,实际上,精神富裕也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立新社区副主任陈叶佳向记者讲述了她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只有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睦邻里关系和精细化基层治理体系,才能让共同富裕果实更加饱满,让共同富裕道路更加坚实。”价值和尊严的实现,是精神共富最好的体现。

“公司与村子对接,针对残疾人或困难人群,通过绩效考核,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增收,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体现自己的价值。”傅双利介绍说。

“我们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既要‘带富’,还需要‘帮富’。”浙江朗莎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洁萍向记者表示,帮富并不是简单地予以资金支持,而是要让被帮富对象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企业还是社区,共富道路上,服务是根本。韩峰表示,要凝聚各类专业力量,用最专业的水平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创建共富示范区以来,社区的服务更贴心了,这一变化,不是大渡社区独有。在立新社区,社区的服务水平越来越好,队伍力量也越来越壮大。这一点,陈叶佳感受尤为深刻。“如今,我们社区的共建单位充足、志愿力量丰富,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陈叶佳举例说,比如摸排了辖区老年人活动培训需求391条、助餐助浴助洁需求187条;又如,发挥辖区内中医院、绍兴中心医院共建优势,医院每月上门为160余名失能空巢老人测血压、量血糖,并开展各类养生讲座50余场。

在大渡社区的“小DO假日乐园”,几位老师正在陪着小朋友们做游戏。“社区此前主动打电话给我们,询问是否有托班的需求。没多久,‘小DO假日乐园’就成立了,这帮助我们双职工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带着2岁女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社区还联合辖区16家培训机构和共建学校,通过数字化场景提供志愿者招募、在线报名等服务,为社区孩子提供创意绘画、户外农耕、生物探秘等各类非学科周末课程。

在大渡社区,小到在24小时数字便民服务站使用共享工具箱、针线包、打印机,大到在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上办理居住证、老人在公众号上下单陪聊,数字化的未来社区并没有太多花哨的大场景,而是从小切口把准了居民需求的“脉象”对症下药。在张晓鸿看来,这些做法都具有可复制性。

这些看似点滴小事,汇聚成河,终将转化为共富路上人们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陈豪表示,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过程中,柯桥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先行示范、精准有效、系统重塑、多跨协同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共同富裕更加真实可感。陈豪介绍,下一步,柯桥将加快打造“市场+产业+科创”“三大高地”,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纺都、杭绍星城”战略定位,紧盯“四个千亿”目标,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全面推动“全省竞跑、示范先行”,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