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6-29
□姚明涛
能源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则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长期以来,各国围绕贸易、产能、技术、政策等多个方面开展了深层次的能源合作,在提升能源可及、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协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难度加大,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的鸿沟加剧,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立足当前,亟须凝聚全球共同发展合作力量,协同探索适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国情的能源转型战略、模式、机制和路径,以实际行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惠及全球各国。
一是协同探索兼顾当前需求与长远转型的能源转型战略。总体来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部分区域还将面临较大的能源保障压力,而在区域能源需求增长势头强劲的背景下仅依靠自身产业体系难以很好地兼顾保供应、促转型与降成本等多方面要求。统筹能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全球已形成的清洁能源装备供给的规模优势,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多以绿色投资满足当前需求,最大限度兼顾长远转型要求,避免仅从当前需求出发部署投资带来的路径锁定,并增加中长期转型成本。
二是协同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能源转型模式。从改革进程来看,我国不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和国有资本投资补齐了以改善民生和普遍服务为导向的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推动社会资本不断进入清洁能源领域。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发展所处的阶段更为特殊,既需要政府在提升能源可及性方面积极作为,又需要市场在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各国携手则可以显著提升这两方面速度与效率,做好依托清洁能源提升能源可及性这篇大文章,实现能源可及性、经济性与清洁低碳三者的统一。
三是协同探索统筹增量互补与存量替代的能源转型机制。从能源转型进程来看,各国均需要高度重视并做好各能源品种的统筹协调和能源代际更替的衔接过渡,既要从全局做好新增传统能源基础设施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有效互补,避免仅从巩固自身利益出发进行投资的弊端;还要找准领域和区域做好新增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对存量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有效替代,破除体制机制束缚。破解以上两大难题需要各国携手推动全球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最佳实践落地,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演进式发展与变革式发展并举。
四是协同探索域内平衡与跨境联通相呼应的能源转型路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能源投资滞后、供给能力不足的短板,域内能源基础设施存在互联程度偏低、可靠性较差等问题,具体推进工作需要坚持两方面发力。一方面,需要推动能源投资转向更加突出分布式布局,回避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低的劣势并降低提升能源可及的成本;另一方面,还需要推动跨境连通的重大能源基础设施落地,降低域内高成本的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以上工作任重道远,更需要各国积极分享转型经验、贡献转型方案,走好全球能源转型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