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他们的高考——从1977年参加高考的三位部长“同框”说起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6-14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付朝欢

在我们的记者生涯中,总会不期而遇一些令人动容的“同框”,成为记忆深处的宝贵留存。

2019年9月24日上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三位部长同台答记者问。他们是: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财政部部长刘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在回答完现场记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提问后,刘昆聊起自己前一天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的所见所想。

“展馆里面安排了一个1977年高考的模拟考场,我看了以后真是激动。”刘昆说。

“当年我就是在北京的农村考场考的大学。”易纲随后有感而发。

“我是在1977年安徽广德考场。我们三个都是1977年高考的。”宁吉喆紧接着补充道。

半秒钟静默后,全场响起饱含着温暖和感动的掌声。

对于“50后”,这一特殊年份是可追忆的“燃情岁月”。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高考的举措,让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高考,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27.3万名新生,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当年被录取的年轻人有了重新选择人生、为国为家效力的机会。他们中,有人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有人成为行业翘楚,还有人成为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比如在发布会上现身说法的三位部长。

记者在后续采访中曾遇到一对夫妻,也是1977年参加高考。王秋云和丁浩渊老两口因考试结缘,成为同学、同事、夫妻。“那一年的高考是中国唯一一次在冬天进行的高考,当时还不是全国统一卷,是分省考的。”丁浩渊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两种准备,就是考上了一种准备,考不上另一种准备。”

也有受访者遗憾没能抓住这一机会。毕竟,当年仍有不少人受制于高考的“门槛”:“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2001年,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

在2023年高考前夕,记者刷到了“41年,我的高考没有期限”的新闻。从1983年第一次高考失利至今,56岁的梁实一次次对高考发起“冲锋”,共参加过27次高考,被网友称作“高考最牛钉子户”。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又唤醒了他的大学梦。今年,梁实决定不再执着于“双一流”的四川大学,他想尽快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60后:高考的确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州的军营。从记事开始到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在农村生活。川北农村的生活格外封闭、贫穷、艰辛,于是我从小就有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1980年的高考给了我机会。当年,我以南充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7年之后,我又去了北京,成了一个北京人。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会成为一个农民作家。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很喜欢阅读,只要是有字的纸片都会拿来看。作文是那时候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我的作文也经常成为课堂上的范文。1978年初升高时,我在四川全省统考中还得过一次作文满分。高中时,我在课余时间还组织了几位文学爱好者写小说和诗歌,有的作品还上了中学的墙报栏。

现在的高考和40多年前相比,显然录取率更高了,那时的本科录取率只有3%,现如今已达到了40%左右。当年的高考是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特别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以及从普通人群向社会精英人群流动的一个重要过程。记得当时我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后,整个生产队(小自然村)里人们奔走相告,争相来贺,生产队里还特意请来了露天电影放映队助兴,在我家门口一次连放两场。当年的情景至今仍记得十分真切。

现在,高考普及度已经大幅提高,高考胜出也不必然保证就业,但高考的重要性并没有下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本科或专科教育是从中学的知识教育向大学的专业教育的重要转折,一些人尽管以后可能还会接受研究生教育或其他职业教育或培训,但高考后所受到的专业教育仍是以后专业或事业的原点;二是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人们更加普遍地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一个人成为专门人才的必要性,社会也特别看重人们是在什么样的高校、以什么专业为起点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三是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对教育的专业化训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背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底色和基础;四是现代社会变化的速度更快,人们不仅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还需要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具有对新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超越专业之外认知的兼容性,才能在新时代跟上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形成真正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较强的生存发展能力。(杨万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70后:高考是每个考生必须经历的人生涅槃

参加高考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了。对于我而言,高考后上大学算是顺理成章。虽然一般人都觉得高考前的学习辛苦,我却几乎没留下什么记忆。虽然如此,高考仍然是人生的一个比较大的分水岭。高考几乎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次在统一标准下的学力测试,之后虽不断参加各种考试,但由于社会中的因缘际会差异极大,再未出现这种大范围同一基准平台的考试了。

高考后所就读的大学对于人的一生还是很有影响的,但并非决定性的——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也许只有全国第一、第二的大学,是否毕业于排名第三到第十重点大学对人生的影响就衰减很多了。

大学和高中不同,由于高考的分档作用,在大学里,周围的人都和自己在很多方面不相上下,比高中更容易有谈得来的朋友。这种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心理上由未熟到接近成熟阶段的友情往往会维系一生。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比较容易产生对彼此的认同。

对于我来说,大学的文凭是之后人生的垫脚石,是出国留学的前提,并且是终身职业生涯的基础。有了高考,才能留学、去其他国家,才能见识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是丰富人生阅历的一个初级平台。

(姚海天 中国社科院学者)

80后:高考只是追梦路上的一个起点

1999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省绵阳中学,2002年参加了高考。高中生活是我最难忘的一段岁月,不仅是因为首次体验紧张、活泼的集体生活,还因为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陪伴我和同学们闯过了高考的暴风骤雨。

“请问,你喜欢打篮球吗?”动画人物赤木晴子的提问,在打开主角樱木花道篮球世界的同时,也激起了我和同学们对篮球的热爱。高中三年,我们一边打篮球,一边学知识;一面备战高考,一面体验青春生活。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一起为了自己的梦想夜以继日地努力、奋斗。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学生分两种,一种是天才型,一种是勤奋型。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我是属于天赋不太高但是足够刻苦的勤奋型学生,就像樱木花道那样。记得当年的语文试卷里,必定有一道成语题。一开始,我总是在这里丢分,因为每次题目都是新成语。为了不丢分,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成语小词典,倒排进度,每天读几页,锲而不舍。因为我知道,如果选择放弃,比赛就结束了。后来,在高考场上,我真的没有丢掉这宝贵的3分。

2002年7月7日~8日,我们终于迎来了高考。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才看见路边的栀子花已经开了。那年夏天,我取得了642分的好成绩,并进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基地班)系统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4年后,我选择考研,并有幸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深入学习国民经济学。

毕业后,在社会中经历了十多年的风吹雨打,我才明白高考是人生奋斗历程上的一道门槛,但并不是终点,而是梦想的起点,需要学习和历练的东西还有很多。(杜海强 四川省商务厅)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