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他们的高考

——从1977年参加高考的三位部长“同框”说起

来源:作者:时间:2023-06-14

□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在我们的记者生涯中,总会不期而遇一些令人动容的“同框”,成为记忆深处的宝贵留存。

2019年9月24日上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三位部长同台答记者问。他们是: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财政部部长刘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在回答完现场记者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提问后,刘昆聊起自己前一天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的所见所想。

“展馆里面安排了一个1977年高考的模拟考场,我看了以后真是激动。”刘昆说。

“当年我就是在北京的农村考场考的大学。”易纲随后有感而发。

“我是在1977年安徽广德考场。我们三个都是1977年高考的。”宁吉喆紧接着补充道。

半秒钟静默后,全场响起饱含着温暖和感动的掌声。

对于“50后”,这一特殊年份是可追忆的“燃情岁月”。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高考的举措,让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高考,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27.3万名新生,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当年被录取的年轻人有了重新选择人生、为国为家效力的机会。他们中,有人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有人成为行业翘楚,还有人成为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比如在发布会上现身说法的三位部长。

记者在后续采访中曾遇到一对夫妻,也是1977年参加高考。王秋云和丁浩渊老两口因考试结缘,成为同学、同事、夫妻。“那一年的高考是中国唯一一次在冬天进行的高考,当时还不是全国统一卷,是分省考的。”丁浩渊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两种准备,就是考上了一种准备,考不上另一种准备。”

也有受访者遗憾没能抓住这一机会。毕竟,当年仍有不少人受制于高考的“门槛”:“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2001年,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

在2023年高考前夕,记者刷到了“41年,我的高考没有期限”的新闻。从1983年第一次高考失利至今,56岁的梁实一次次对高考发起“冲锋”,共参加过27次高考,被网友称作“高考最牛钉子户”。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又唤醒了他的大学梦。今年,梁实决定不再执着于“双一流”的四川大学,他想尽快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