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公共实训基地“百花齐放春满园”

——来自首次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工作现场会的报道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5-24

□本报记者荆文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在重庆组织召开首次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工作现场会。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下简称“重庆实训中心”)主任张洪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庆实训中心已摸索出“公共+市场”的思路,明确“平衡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共建共营共享”的运营模式。

“我们中心与其他实训基地最大的不同在于:定位为‘高端引领、示范带动、产教融合’;聚焦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通过开展培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有针对性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如为残疾人和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专场招聘会等。”张洪刚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此次现场会旨在总结交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监管、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推动各地互学互鉴,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

共建共享示范带动“一枝独秀”

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宝权介绍,在公共实训基地布局上,重庆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了1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重庆实训中心),重点服务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医药、摩托车、装备、材料、消费品等中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在万州等地建设了3个地市级公共实训基地,重点服务当地先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培训需求;在合川等地布局建设了3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重点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培训需求。

在重庆实训中心的熊哲咖啡技能大师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还处于“学艺”阶段、有听觉障碍的段伶。她告诉记者,“以前一直是全职妈妈,2019年开始接触咖啡,2020年后在工作室学习咖啡制作,后来因怀孕离职,现在又重新进入这个领域继续学习。”

在重庆实训中心,像熊哲咖啡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样的工作室还有很多,像段伶这样通过实训平台实现自身价值的劳动者也有很多。记者了解到,重庆实训中心先后协调网信、教育、经信、退役军人事务、工商联、妇联、残联等部门,获批7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市级平台,包括“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

“通过‘国家+重庆’资源平台,重庆实训中心承接相关部门培训400班次共2万余人,大型竞赛体验活动40余场次。”据张洪刚介绍,围绕重庆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技能人才需要,重庆实训中心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信息通信技术、汽车技术、现代服务、职业体验等实训项目。

在智能制造中心,记者看到,老师正在金泽集团生产线的机械臂旁给学员们讲课;在汽车技术实训中心,记者见到了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仅用15分钟便排除了汽车灯光故障的重庆小伙王桢;在智慧养老实训中心,老师正在演示如何照料失能老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培训是就业的基础。“重庆实训中心对接华为生态企业,定期召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专场招聘会。2021年,1000余名学员现场签约率达80%。今年刚刚结束的专场招聘会上,现场签约率达75%。”张洪刚表示。

据了解,重庆实训中心与15家企业和院校开展实训项目共建共营,组建运营团队100余人,聘有专兼职师资1000余人,国家级技能大师5人,市级技能大师20人,开发教学资源100余门。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营,有效解决了实训中心投入不足、技术不强、机制不活、发展不持续等问题。

“重庆公共实训基地带动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3.2万人,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9.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58万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1.4%,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重庆市人社局副局长苏静说。

建好管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共实训基地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产业园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技能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等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场所。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专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支持各地建设272个公共实训基地,有146个投入运营,累计培训约230万人次。各地陆续摸索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芜湖市公共实训基地依托芜湖技师学院运营管理,目前已累计开展汽车、机器人、轨道交通等行业职业技能培训5.2万人次,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活动42场,促进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徐和生说。

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二级巡视员王立梅介绍,内蒙古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统筹自治区东、中、西部,推进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我们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促进农牧民等培训对象就地就业。”

“河南聚焦服务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增加短期实用性职业技能培训。”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旭介绍,宜阳、夏邑等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开设保育员、砌筑工、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简单易学、需求量大的职业培训,助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千阳县聚焦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挥技术优势,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实现技能实训品牌化。”

陕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李鸿伟介绍,211名千阳苹果师傅经过国内外专家培训,全县1.1万名果农发展矮砧苹果13万亩、苹果苗木3万亩,年产值达23亿元。

目前,四川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已形成中央补助60%、省上配套20%、地方配套20%的共建原则。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总规划师韩斌介绍,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牵头长虹、九洲、京东方等重点企业和院校组建成立“绵阳市职业技能建设联盟”,每年为企业输送职业技能人才5000余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严伯贵介绍,广西聚焦乡村振兴,强化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实训基地对入驻的企业职工以及异地安置区的农民工、脱贫人口、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进行培训,累计培训重点就业群体4648人次。

综合效益加速显现

记者了解到,7年来,在各级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下,公共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加速显现,在优化项目布局、加快项目建设、改善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成效。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工作实践,两次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不断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新建立以“建设方案、运营方案、监管方案、承诺函”为主体的“三方案一承诺”管理制度,全链条推动项目的“建用管评”工作。

——共建共享、产训结合稳步推进。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出台《关于提升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各地方在实践中探索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统筹整合运用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培训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促进劳动者就业增收成效明显。各地着力强化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和综合性,面向城乡广大劳动者提供务实管用、普惠可及的技能培训,并将公共实训基地业务功能拓展至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创业培训、就业招聘、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领域,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有效帮助劳动者就业增收。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